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6篇
教育   3376篇
科学研究   452篇
各国文化   394篇
体育   776篇
综合类   310篇
文化理论   220篇
信息传播   202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626篇
  2013年   632篇
  2012年   749篇
  2011年   771篇
  2010年   651篇
  2009年   604篇
  2008年   579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如何辨别和协调相关者利益,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通过实地调研,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视域,辨析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益相关者的类别。研究表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主体因角色不同,利益出发点和关注点不同,文章提出以责任、诉求和能力三个维度,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核心、蛰伏以及边缘三类利益相关者,并对利益相关者管理提出了若干思考,以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92.
正细数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处自2007年成立已有六个年头,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金融危机冲击未消,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新的挑战,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面对新的复杂严竣形势,哈尔滨师范大学与时俱进,求新求变,以服务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线,克服着毕业生人数始终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93.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人文思想,它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定位自我并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对他人满怀友善,关心弱势群体,认同社会集体,增进集体团结,增强集体凝聚力等。这些认知与实践,对当代青年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过程中,与其他保护传承主体相比,高校学生社团具有地域、教育、培养等独特优势。学生社团通过民族社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结合、学者理论科研与学生社团具体实践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丰富活动形式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四个路径,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95.
康海燕 《青海教育》2014,(7):110-111
据考古发现,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在湟水流域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已发现的西宁朱家寨、古城台、下孙家寨、十里铺、小桥沈那等地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齐家文化、卡约文化,都证明在四、五千年前湟水流域就有人类居住、生息,开拓这片土地,他们从事畜牧、农业及手工业生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如沈那古人类遗址,位于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地区,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着距今四、五千年的古墓葬和其他遗迹,出土了许多宝贵文物。虎台又名点将台,在西宁西郊杨家寨村东南。有学者认为系东晋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南凉国所建,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建于近代的马步芳公馆(始建于民国31年,即1942年),占地29550平方米,共有房屋290间,为马步芳私邸,又名“馨庐”。其院落设计精巧,建筑古朴典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所有这些文化遗址在新中国成立后,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在文革中许多文物遭得极大破坏。改革开放以来,省政府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使西宁地区的文化遗址得到一定的维护,但由于经费有限,以及部分群众文物保护意识的淡薄,西宁地区的文化遗址保护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96.
一、序言在众多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老牌学科中,作为西方"舶来品"的文化人类学,无论在学科"年龄"上,还是在自身"体格"上,都是一门既年轻又薄弱的新兴学科。这门新兴学科根基于田野调查、民族志、理论建构3个方面,它们就像文化人类学的"三驾马车"组成的稳固模式,互相掣动,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缺一不可。要想稳坐马鞍,在"三驾马车"前的驾驶位上纵意神游、舞鞭驰骋,谈何容易?除有博闻强记的知识储备、灵活自如的方法运用、开阔创新的思维视野之外,还应具备非同一般的勇气与毅力。  相似文献   
97.
敬告作者     
《怀化学院学报》2011,(12):F0003-F0003
《怀化学院学报》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月刊。本刊注重政治性、现实性、学术性、科学性、地方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栏目设置有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与研究、文化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等特色栏目,欢迎大家投稿。订阅。  相似文献   
98.
99.
徽州板凳龙是徽文化生态保护区典型的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保护工作开展近十年来,徽州板凳龙为代表的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的困境。目前,在全国非遗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必须从坚持"原真性"原则、提升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传承主体的文化自信、落实整体性保护方法等方面入手,徽州的板凳龙及其他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才能较好地得到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00.
高甲戏流传于泉州、厦门、漳州和台湾等闽南语方言区。明末清初,泉南各地农村,每遇迎神赛会或喜庆节日,村民扮梁山伯英雄好汉,随队伍游行于村里,作简短表演。在36岁这个新生代的群体中将闽南文化的精华不断发展与创新,不断将闽南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