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0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网络新闻的风格铸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瑛  申凡 《新闻前哨》2007,(8):65-66
2006年度湖北新闻奖网络新闻奖评选参评作品49件,评出一等奖2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6件。其中,获一等奖的两件作品,选送参加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复评获银奖,并入选中国新闻奖的定评作品。  相似文献   
72.
《行风热线》由河北省邢台市文明办和邢台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于1997年9月1日,坚持十年而不衰,先后荣获邢台市新闻名栏目、河北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以及邢台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邢台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省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成为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典型。  相似文献   
73.
新闻评论写作的立论方法指作者在新闻评论写作中分析、评价对象,进行思考、判断,提出见解与意见,形成立论思想的原则和方法。它最终实现在作品上,体现为作品立论思想的特征。所以,通过对一定数量作品之立论思想的特征的分析,可以透视其写作的立论方法。本文选取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和获第90届普利策新闻奖的报纸评论作品为分析、比较的基本资料。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分别是中美两国最高新闻奖,其获奖的报纸评论作品能反映出两国新闻评论的主流面貌,表现出其各自基本的写作方法。本次所选取的均为2005年的作品。该年中美两国没有大的突变事件,两国的新闻评论写作都在常态下进行,能表现出它们一贯的特点。获中国新闻奖的报纸评论作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专栏言论、副刊言论,共21篇;获普利策新闻奖的评论作品为社论写作、评论、文艺批评,凡30篇。两国作品的体裁样式接近,可比性较大。就实际而言,新闻评论作品立论思想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表达立论思想的核心范畴的特征、评价对象的尺度、立论的态度取向几个方面,它们分别标示思考的张力地带、先在的主观操持和写作旨趣及风格。这几个方面,是本文分析、比较的基本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74.
在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当中,江西交通广播采写选送的广播消息:《九江发生5.7级地震,震区主干道交通安全畅通》一稿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此稿是全国媒体中最早准确、权威发布九江地震消息的报道,稿件充分发挥了广播优势、体现了广播专业频率的特点,  相似文献   
75.
2003普利策奖继续守望暗礁险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江 《传媒》2003,(6):62-63
美国新闻巨擘普利策有句名言:"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出警告."自他捐资设立的普利策新闻奖1917年颁奖以来,虽然其间经历了世界大战和"9·11"恐怖袭击等影响人类进程的重大事件的洗礼,环境守望和揭发丑闻的传统始终是这一美国最高新闻奖乃至美国新闻界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76.
新闻评论的写作风格,是作者在写作中观察、认识现实社会生活,表达意见与见解的一贯原则和方法。评论的写作风格首先表现在选题上,是谓选题风格,指作者观察现实社会,选取评议对象,提出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写作风格规定为一定的原则与方法,而最终实现在作品上。通过对作品的品读与分析,能够透视其写作风格。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分别是中美两国最高新闻奖,获奖的评论作品能反映出两国新闻评论的基本面貌,体现其各自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77.
陈栋  王丽明 《今传媒》2007,(12):4-5
吴廷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教育史研究会会长等职.专著《新记大公报史稿》获第三届吴玉章新闻奖;《马列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史》获湖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新闻业历史纲要》获湖北省优秀新闻论著一等奖.  相似文献   
78.
2006年,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召开的一次会长扩大会议上,与会者经过讨论一致决定:从当年起,在中国晚报界开展一年一度的赵超构新闻奖评选活动,具体工作由学术委员会负责,并由承办年会的晚协成员单位编辑出版《赵超构新闻奖作品选》。这在  相似文献   
79.
在2006年度辽宁新闻奖县区新闻评选中,海城电视台的消息《温香避洪农业人去棚空盘点收入人均增收5000元》荣获一等奖。一篇消息为何得到评委们的一致认可,我认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这篇消息做到了以小角度反映了大主题。  相似文献   
80.
《新闻前哨》2010,(6):6-6
第27届(2009年度)“湖北新闻奖”评选结果4月29日在汉揭晓.共评出报纸、广播电视、理论宣传、网络宣传、文体新闻、新闻摄影、新闻美术和论文(论著)等11个系列获奖作品540件,其中一等奖91件,二等奖178件,三等奖271件;另有26条标题获好标题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