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9篇
  免费   1篇
教育   9383篇
科学研究   22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5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990篇
  2013年   944篇
  2012年   944篇
  2011年   1058篇
  2010年   854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659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要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尤为重要。古诗词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代表,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调查发现,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朗读教学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对所存在的现状及对策进行 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82.
语文是工具,任何工具的熟练掌握都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从心理学角度讲,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是对语言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即语言活动已达到不需要有意注意监控的熟练程度。要达到如此熟练的程度,基本途径是经过反复朗读和背诵等语言实践活动的历练。  相似文献   
83.
读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读有利于学生的表达能力,读有利于学生的想象力,读有利于讲普通话。我们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借助于良好的朗读训练以及教学无疑能够提升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84.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很多教师更多地关注知识本身,紧紧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为情境而情境,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不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我以为,语文课上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情境创设。一、凸显情趣意义情境创设的目的,就是让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从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将课文内容演一演,带着学生设身处地读一读,有滋有味地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85.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积淀语感的重要前提,也是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国教育家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到当代语文教育界的一批特级教师,他们都非常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朗读。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使"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断积淀与升华,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因此,我把朗读作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维度。由于对朗读重视不够,学生的朗读兴致不高,朗读水平不是很好。朗读往往是少数好学生的事,许多学生朗读速度较慢,唱读现象严重,还存在诸如多字、丢字,声音放不开,  相似文献   
86.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走入课堂,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显示出它独特的优势。经过几年的教学,笔者仅就个人的认识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巧用音频朗读,强化学生的听说训练语音,只有通过示范,才能给学生以明晰的印象。教师由于受自身口语素质以及对课文朗读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的影响,难免会出现偏差。而课文朗读音频材料是语言专业工作者经过认真揣摩、反复推敲后制  相似文献   
8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是引领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最好手段,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感情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师应将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放到教学任务的重要位置上。  相似文献   
88.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要与其他多种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要有助于培养语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要有助于促进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9.
“书声琅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那么,如何使学生的朗读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程度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围绕以下三点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0.
在语文教学之中,朗读属于其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学生大声朗读,并在脑中输入信息,是对语文知识进行获取的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在开展此类教学时,朗读方式的选择,可更好地表达出文章意境,且在语文知识的理解方面,也是一大帮助。因此,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朗读教学的效果如何,将对课堂整体效率产生影响。由此,针对朗读教学有效性开展深入探究,并针对朗读教学效率开展了有目的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