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9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41.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是中朝两国的界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AAAAA级风景区、关东第一山。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  相似文献   
642.
仙台朝市     
张岱 《神州学人》2010,(3):39-40
从北京回来已经很久了,忙忙叨叨的日子里,几个月积攒下来的事情总也处理不完,至今也没有时间去逛一逛朝市。一想起朝市,我的心里不由得涌起了一股久违的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643.
清光绪朝,中央政府对云南的控制力愈加式微。一方面,积重难返的内治之困——膨胀的人口、凋敝的经济、频繁的灾荒使得云南社会、经济与政治全面失序而游匪不断。另一方面,随着19世纪末越、缅两邻国被法、英实际控制,中国西南边防局势骤然生变。不断进逼的“外患”使得大量游匪流窜于中越、中缅之间频频衅乱。内外力的双重挤压与拉扯之下,云南各类匪患丛生,其负面影响已经侵入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光绪朝云南地方社会的恶疾。  相似文献   
644.
家国情怀是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核心及终极培养目标,对家国情怀的培养也应渗透在初中学段。家是国的基础, 家庭与家族组建国家;而有国才有家,无国则无家,家庭家族与国家的命运始终联系在一起。[2]对此...  相似文献   
645.
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新纂门目十朝名臣言行录》四十卷,虽系坊肆编刻的科举用书,但它处于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原本到《宋名臣言行录》版本演变过程的中间时期,展示了学界此前尚不了解的版本复杂性。《八朝名臣言行录》问世后不仅有“纂要本”,更有如《新纂门目十朝名臣言行录》这样的坊间增补本,更已开启了续补南宋部分的先河。同时,它又是一部罕见的专门反映宋代史事的科举用书,其编纂过程与体例均体现了坊肆书商对科举考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透露了举子应考的心理特点,是研究南宋科举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646.
相比于中国钦天监以世袭、推荐、内部考选和临时征召多种手段综合应用的人才选拔方式,朝鲜王朝的观象监主要依靠政府统一举行的阴阳科考试与内部自主举行的取才试两种考试来选拔技术官僚,考试制度仍处于传统科举制度的整体框架之下,但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考试内容则随着中朝天文学交流的不断深入,发生过多次整体性的变动。从观象监的天文学考试中可以看出,观象监对中国天文学知识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消化和吸收,并以这些知识为中心,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人才选拔体系,这启示我们应当更加全面地审视考试在古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7.
刘航宁 《收藏》2008,(11):54-54
瓷板画是在瓷板上作画并烧造而成的平面艺术品,用作挂屏、屏风、插屏以及床、宝座等的嵌饰,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等多种形式。清康熙时,欣赏用的瓷板开始大量制造。乾隆朝瓷板画更为风行,成为居室装潢的新宠,  相似文献   
648.
朝鲜汉文学,作为汉字文化圈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研究者对其关注已久。近十年来,国内研究者在前人成果基础上,大致形成传播与影响之文类研究、传播与影响之母题个案研究、传播与影响之文本内结构元素研究等三大版块,成绩斐然。但相关研究亦存在不足,如名著研究拥挤、"X+Y"模式与有意误读等,可以视为国内某些文本研究传统流弊的延续,有引起足够关注与适度调整的必要。  相似文献   
649.
正一18世纪的中国在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步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从传统的意义来看,所谓"盛世",包括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权威秩序得以确认和强化,铲除地方割据势力,吏治相对清明;通过对外用兵拓展疆域、巩固边疆,加强边远少数民族对清朝的认同感、归附感;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士人在科举体制内获得对知识、权力的满足,异端情绪逐渐平息;经  相似文献   
650.
孙炜 《寻根》2013,(4):103-105
陈星聚(1817-1885),字耀堂,河南临颍人,1817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先后中过秀才、举人,在清同治、光绪朝为官,历任福建省顺昌、建安、闽县、仙游、古田知县。光绪初年,陈星聚被调往台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