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57篇
  免费   822篇
  国内免费   1460篇
教育   86352篇
科学研究   15271篇
各国文化   140篇
体育   3876篇
综合类   3272篇
文化理论   488篇
信息传播   12040篇
  2024年   633篇
  2023年   2429篇
  2022年   1262篇
  2021年   2160篇
  2020年   2147篇
  2019年   2280篇
  2018年   1198篇
  2017年   2095篇
  2016年   2850篇
  2015年   4774篇
  2014年   9754篇
  2013年   7524篇
  2012年   8702篇
  2011年   9105篇
  2010年   8178篇
  2009年   7805篇
  2008年   8657篇
  2007年   6969篇
  2006年   5548篇
  2005年   5421篇
  2004年   6359篇
  2003年   5152篇
  2002年   3448篇
  2001年   2443篇
  2000年   1698篇
  1999年   601篇
  1998年   434篇
  1997年   295篇
  1996年   291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体育评价与关联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体育评价与多学科的关系综述,阐明了体育评价与相关学科的相互依存与发展的关系。为准确、客观、合理、有效实施体育教育评价提供了多学科指标设定与评价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
新课程的实施已在许多地区全面推开,然而,其推行的效果并不容乐观,新课程老教法依然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与期待的目标之间反差太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其中的原因至少有三个。  相似文献   
93.
导写过程 一、课前搜集,见仁见智搜集一幅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或最感兴趣的漫画。可以在课外的书报杂志上或是网上去找,也可以是自己曾经看过的、能清晰记起的。  相似文献   
94.
95.
为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际准》(以下简称《标准》),以此代替原有的中小学生体育达标测试,这是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与评价制度的重大改革和有益尝试。以《标准》为测试依据,我组织了五年级的“坐位体前屈”的测试课教学。  相似文献   
96.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环节。以教学为中心 ,不仅在于强调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服务于教学 ,而且更在于强调要切实抓好教学工作。科学地评判示范课的实然功能、确立其应然功能 ,做好示范课的评价工作 ,充分发挥示范课的应然功能 ,是抓好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示范课实然功能的批判性分析 ,指出了示范课的应然功能 ,并以此为理论基础阐明了示范课的评价原理  相似文献   
97.
对学业不良的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份苦差事,简直是活受罪,毫无乐趣可言,但他们不得不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的困难也一直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障碍。分析学业不良学生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四点:1.商品经济大潮下的“读书无用论”带来对读书的轻视2.中、高考指挥大棒下的“追求升学率”使得失去学习  相似文献   
98.
自信是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成功的基础。只有充分信任自己,才会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才有接近成功的可能。如果学生缺乏自信,就会过多地看到自己的弱点,认为自己不行。因此,时时小心翼翼,事事躲避退让,错失了许多良机。面对一个个缺乏自信的个体,我们教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99.
对陇东学院2000级入学新生4个班160名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并有助于体育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0.
在评价体育实践课时,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练习密度(运动密度),以衡量一堂体育课的好坏。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围绕“如何使一堂课的练习密度符合规定要求”而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程序。然而,体育课练习密度这一指标真有那么重要吗?在评价体育课时,是否这是必不可少的指标呢?特别是在当前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情况下,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但笔在教学实践中发展,作为体育课评价的指标之一的体育课的密度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