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1篇
教育   7569篇
科学研究   802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273篇
综合类   391篇
文化理论   116篇
信息传播   168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736篇
  2013年   575篇
  2012年   737篇
  2011年   878篇
  2010年   743篇
  2009年   724篇
  2008年   934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615篇
  2005年   587篇
  2004年   568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吉玉泉 《新闻知识》2005,32(2):23-25
宪政体制作为人类在反封建皇权的世俗专制和神权心灵桎梏的制度选择,是人类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宪政体制下,没有事先被假定为永远正确的君主或组织,一切政治的权力的运作要服从于宪政的安排。公共权力机构和公民一样,都必须服从宪法和法律。综观人类宪政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宪政观念的缘起和核心在于给出政府治权以合理性和公正性的根据,重心在于人民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92.
隐性采访的双重制衡--法律限制和伦理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阳 《今传媒》2005,(2):20-21
一隐性采访又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运用摄像机、录音机或照相机等工具,秘密采获新闻事实的方法。隐性采访的基本特点是:其一,记者隐去了真实的身份出现在新闻现场,即隐性采访是记者带有主观故意的行为,这与采访不期而遇的目击性新闻有所不  相似文献   
93.
罗岗 《新闻记者》2005,(10):44-44
现在新闻调查类节目已经变得非常有“权力”,我说的“权力”意思是,当我们作为知识分子来谈论中国社会的变化时,许多依据都是从新闻调查类节目中获得的。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有人甚至批评说知识分子了解中国社会.主要依靠的是两个媒介,一个是以前的《南方周末》,还有一个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  相似文献   
94.
因为信息内容的特性.地方电视新闻的传播很难跨越地域限制.像娱乐节目那样产生全国影响。但是.各地民生新闻的高收视率,说明地方电视新闻同样可以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95.
施爱春 《传媒观察》2005,(12):10-12
中国报业加快了联姻打造新报纸的步伐,南方与北方联姻,东部与西部牵手:南方报业与东方早报合作失败后,迅速一路北上,短短的几个月,南方报业集团与光明日报报集团合作创办的新京报在北京横空出世。新京报是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第一家试点单位,它的登场亮相意味着以资本为纽带打破地域限制的联合办报将成为中国报业改革的一个主攻方向,传统意义上的报纸部门所有、地域所有的条块分割模式开始破冰,所以有人说“新京报一小步,中国报业一大步”。  相似文献   
96.
寒风透过破烂的纱窗门.灌满不足24平方米的出租屋。47岁的徐才明挥动着手中的锅铲,愤怒难以抑制,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我国现行大学运行机制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传统行政体系与传统行政文化的互动及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使得我国大学治理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自稳机制,容易陷入一种循环不前的状态。基于政治学的分析视角,大学内部治理权力的失衡是其症结所在。治理权力之间越位、错位或失位的状态是一种相对劣势的均衡。究其根源,在于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公共领域对社会领域的侵犯,公共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冲突。因此,规范大学治理中各项法定权力的边界及运行,实现大学内部权力关系劣势均衡向优势均衡转变,是现代大学治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可行尝试。  相似文献   
98.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对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以往的研究多根据思辨和经验进行论述。通过对41所列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进行分析,根据各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发现章程具有统领性地位,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四种权力之间正在形成新平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重心都在分权和下移。本研究认为,在建设方案中关于内部治理结构的设计基本符合我国大学组织建设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
高职院校治理涉及利益主体多,问题多,难度大。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分析政府、市场、学校之间和学校内部之间两个层次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出构建基于学校发展的外部治理机制和基于学生发展的内部权力平衡机制,以此来完善高职院校治理机制,激发和提升学校办学活力和办学实力。  相似文献   
100.
档案是建构企业记忆的内容基础,权力通过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对企业记忆施加偏好.本文以权力对企业档案建构企业记忆的影响为主题,对其进行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思考,并就如何趋长避短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