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28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王耀松 《江苏教育》2014,(18):29-30
<正>一、问题的提出此次活动前,在探讨《长亭送别》怎么上时,大家见解各异,有人认为戏剧板块选取《长亭送别》是很有深意的。首先是剧情美,情节生动;其次是人物美,张生与崔莺莺才子佳人,天作之合;还有语言美,唱词工整生动,情景交融,不一而足。由于每个人的喜好、观点、经验不同,在赏析《长亭送别》时的视角不尽相同,侧重点也不同,如:李娜老师认为,《长亭送别》是一出关于爱情、关  相似文献   
92.
国外主流媒体对李娜法网夺冠报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的时代,体育报道日益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以《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泰晤士报》(The Times)、《印度时报》(Times of India)3家国外主流报纸就李娜获得2011年法网女单冠军这一事件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报道主题、关键词和消息源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泰晤士报》首先展现了一个充满力量和人格魅力的经典女子网球明星的形象。《纽约时报》的报道展现出的李娜,则跨出了网球的范畴,展现出了追求独立、自由的现代女性的形象。在《印度时报》的报道则构成了一个两面的李娜:在事业方面,李娜果断、机智,而在家庭方面,李娜又是一个依赖丈夫的传统东方女性形象。表明:由于媒体地理位置、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所属利益集团以及新闻从业人员的意识形态或者政治倾向的不同,新闻从业人员习惯以各自的框架来思考和解释新闻事件。从而,针对同一人物或事件的报道,在不同框架的作用下,国外众多媒体的报道呈现出了微妙或明显的差异。希望透过国际媒体的体育报道更好的对既有的体育体制结构进行跨文化的传播,塑造中国体育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93.
李博 《新体育》2011,(2):70-71
握拳、挥手、喊叫……直落两盘,李娜击败了大威廉姆斯,这是她在香港精英赛获得的首场胜利。平静的她不断地向香港观众挥手,这看似一场无关紧要的胜利给她的2011赛季开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94.
大中 《新体育》2011,(7):15-15,17
2011年6月的罗兰·加洛斯,诞生了一段美丽的传奇。李娜打破欧美选手对大满贯赛事长达130多年的垄断,勇夺法网女单桂冠,提升了中国体育在国际上的高度。李娜说,她的成功与三个人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5.
爱的代价     
邹浩  张乐 《新体育》2011,(7):19-20
“单飞”需要一张硬翼 “李娜夺冠后,民间对网球的关注度急剧升温,这对网球这个项目来说,绝对是件好事。但复制李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完全脱离现有体制,则更不现实。”网球教练周祥安说。  相似文献   
96.
又—年即将过去。很多人的这—年,却不容易被轻易遗忘。他们,或许大放异彩,或许一鸣惊人,亦或许失意悲呛,种种经历,种种表现,便成了—个名叫体坛的江湖。2011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肯定有人会怀念它。  相似文献   
97.
我不是马良     
《体育博览》2011,(7):14-14
整个月份自己和身边的朋友们似乎很多时间都沉浸在两件事情里面。一件是李娜同学在红土地上的傲人成绩。另一件则是身边的朋友们开始频频相传我是一会看卦韵“神人”,而且故事越传越神。  相似文献   
98.
《当代体育》2011,(13):8-8
“姚明和李娜都是各自运动项目中的佼佼者.也都赢得了年轻球迷们的心。我可以想象.很多男孩乎会因为姚明而拿起篮球奔赴球场.女孩子也会抓起球拍去打网球。在昨天的报纸上.我看到福布斯中国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体育界的知名人物.我觉得姚明还稍微领先李娜一些.李娜还需要更加努力。”  相似文献   
99.
李娜效应     
日本畅销书女王林真理子曾出版过一本著名小说,名叫《三十岁的女人》。在她看来,女人到三十,自然而然就拥有独特迷人的魅力。而立之年的女性身上独立、优雅、自信的气质,也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愈发醇厚。这一点,在即将年满三十的李娜身上表露无遗。  相似文献   
100.
《网球天地》2011,(7):23-23
刘晓庆:本来晚上有重要饭局,可是有李娜网球决赛。我决定推掉一切,专门看她如何称霸世界!如果李娜今晚获胜,其成就超过美国电影奥斯卡!加油,李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