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12篇
科学研究   104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9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通过对二维条形码编码技术的研究,将其应用到用户变电站自动运行及负荷监控系统中去。系统管理中心人员对运维操作的设备下达操作任务书,现场运维人员通过条码扫描确定需要操作的设备,确保运行操作的准确、可靠,大大降低运维操作的错误率。  相似文献   
12.
二维码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离线入口,在众多行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图书馆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利用二维码技术加强自身业务发展.基于二维码技术与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深度结合,用二维码替代原有条形码,开发ISBN和馆藏二维码,重塑图书馆采、编、藏、阅等传统业务形态,连接图书馆线下与线上服务,开启图书馆反向020的服务模式.图1.表2.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要求图实现条码化,条形码粘贴则是图书条码化处理的重要一环,一般认为条形码的粘贴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然而要将其粘贴得合理科学,便于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在工作实践中同样需要做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杨清华  张宗橙 《大众科技》2007,20(7):85-86,79
二维条形码中应用最广泛的是PDF417码,文章简要介绍PDF417条码结构的三大主要组成部分:起始符与终止符、左、右行指示符、数据区符号字符.这三大部分的确定也就是PDF417的编码过程.而PDF417条码的一大特色就是纠错能力强,因此就引入了错误纠正码字.对于数据区编码,采用了字节压缩(BC)模式下的数据压缩算法,详细阐述了用计算机实现其编码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证实了所编程序的正确性,实现了PDF417条码的绘制.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图书馆藏书自动化过程中出现的条形码与登录号关系问题,分别就新书和旧书的处理方法作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回溯建库中处理条形码与登录号关系的三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16.
17.
根据氧气公司实际生产需求,构建了一个基于条形码的钢瓶综合管理系统。该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检验信息管理、充装信息管理、质检信息管理、销售信息管理、报表查询统计信息管理功能等。该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快捷地了解每个钢瓶的流程信息,避免过期、泄漏、伪劣的钢瓶再次被使用,保证每个钢瓶在健康安全的状态下进行工作,同时能准确确定钢瓶在厂内厂外流转的方位。实现了对钢瓶信息状况的计算机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8.
开展资产清查工作从资产实物的日常管理、资产实物的清查问题、资产数据信息的共享和转换问题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利用先进技术,如:条码技术、移动计算技术和条码技术相结合、强大的数据导入导出功能,实现和财政部清查系统的无缝对接,顺利完成了资产清查工作。  相似文献   
19.
高校的招生录取数据可以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院校子系统》中得到,利用VFP对高校录取数据进行再次开发,设计、打印带条形码的录取通知书,为高校实现"校园一卡通"管理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说明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具体实现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图书馆采用射频识别技术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图书馆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自主服务,给图书馆带来一种高效、方便、全新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