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5785篇
科学研究   159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359篇
综合类   255篇
文化理论   52篇
信息传播   173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599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83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实事求是观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批判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建构了实事求是观的理论体系。毛泽东的实事求是观萌芽和初步发展于党的延安时期以前,全面展开与系统建构于党的延安时期,建国后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论论证和实践运用。邓小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进一步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观,使实事求是现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实践的历史起点,成为这一理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2.
“知行统一观”是毛泽东辩证唯物论的认识理论。知行的辩证统一就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其基础是实践;知行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知和行统一的过程是辩证的、发展的,也是具体的、历史的。知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过程,也就是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33.
《诗史合一》所带来的,或许是一次打开心室的时间,它引诱你我挖出深藏于心的那份精神遗产,解读我们同这位旷古伟人的精神关联,相信也能促动我们对当下文化生态的批判与溯源。截至今天,毛泽东离开我们才不过仅仅30年,但是他的思想和学说的影响已经传遍全世界。作为一种回馈,来自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已经是汗牛充栋,而且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人们都对他表达了应有的敬重和关注。多达成千上万种关于毛泽东的传记、资料、回忆文章、研究专著以及文艺作品,已然形成了方兴未艾的‘毛学’热,而且这种超越国界的广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朱向前在他的新  相似文献   
34.
35.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它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巨大作用,是毛泽东、邓小平两位伟人的共同特点之一。邓小平对毛泽东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普遍宣传与典型示范相结合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既继承又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36.
记者:我注意到,您非常具有时代感,非常强调从当时的时代环境、时代背景来对某一问题作出评判与说明。那么,您觉得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董仲舒的时代、与二程的时代、与陈独秀的时代、与毛泽东的时代,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37.
38.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出一个个性鲜明的东方巨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展现出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不断发展的革命现实的统一,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精神,鼓舞和激励着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  相似文献   
39.
1938年1月,在延安,屋外严寒逼人,屋内温暖如春,毛泽东与梁漱溟作彻夜长谈……  相似文献   
40.
刘民主 《收藏》2009,(10):135-139
社会反响 2009年五一节期间,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艺术品收藏博览会上,展出的500多幅毛泽东各个时期的大型图片及“文革”时期经典历史图片成为最佳亮点,展出四天时间,不少人流连忘返,参观者达上万人次,有多位老年人每天都要来观看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