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943篇
科学研究   143篇
各国文化   109篇
体育   162篇
综合类   364篇
文化理论   68篇
信息传播   42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844篇
  2013年   546篇
  2012年   615篇
  2011年   894篇
  2010年   758篇
  2009年   749篇
  2008年   846篇
  2007年   627篇
  2006年   528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曾三同志(1906年——1990年)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有幸看到两篇他创作于晚年的诗作手稿(实物现收藏于武汉市汉阳区档案馆)。诗稿系以蘸水软笔书写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件汇编》的前衬页和扉页反面空白处。两首诗分别为对我党重大历史转折的回顾和退居二线时的自我勉励,不仅让我们看到76岁的曾三老人对党的事业仍然有着执着的信念,也让我们读到他那份谦虚谨慎和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52.
王化兵 《出版参考》2006,(6S):I0007-I0007
最初还是在逛书店的时候注意到“天则”。在满墙的经管、励志、青春小说中,突然发现了一套《诗》、《词》、《曲》、《赋》,令我耳目一新。店主见我留神看,便顺手拿来另外四本《琴》、《棋》、《书》、《画》推荐,说尽管书店空间紧张,可还是特意封面冲外地平摆着这套书——“因为我也是喜欢读书的人”。是啊,不是喜欢读书的人,怎么还能静心来读这些书?细看之下,发现这套书是天则文化公司策划的。  相似文献   
53.
《出版参考》2006,(9X):35-35
创建于1947年的白杨树社是日本一家颇有名气的少儿出版社,年度出版新书约500种。2005年9月,白杨社社创立“白杨树社小说大奖”。  相似文献   
54.
周宜一 《视听界》2006,(3):68-69
一、“诗”与“视”的审美互动1.诗歌与电视的审美交汇诗歌(poem)与电视文献片(documentary film)的审美与解读在艺术鉴赏方面有着同形同构的关系。在电视文献片的艺术鉴赏中,“诗”与“视”的结合若不能激起审美接受主体的强烈美感,那么“诗”这种文学形式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而“视”的意境之美也无从谈起。因此,关注意蕴的具体内涵,唤醒鉴赏主体的审美情趣,使主体在鉴赏过程中达到审美思维的全方位运转,是电视文献片创作的关键所在。2.视觉语言的提炼《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这部二十集大型电视文献艺术片,运用反常规的拍摄思路,以…  相似文献   
55.
《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诗最》二卷 存一卷:1(明)丁允和品定(明)陆云龙评注《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词菁》二卷 存一卷:1(明)陆云龙评选(明)陆人龙校定明崇祯刻本一册每半叶九行,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单边20.8cm×13.8cm  相似文献   
56.
农村诗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杜甫的农村诗面貌独特,对农村生活的叙写多面、细切而又深挚。这种独特性,主要来自杜甫对农事的亲身涉猎,对农民的真情相待,对农村生活的深切体察,及对自身所遭遇的窘迫生活的真切感受等方面。  相似文献   
57.
柏铭久是三峡诗界的一块碑,与他同时代的人很难掂量出这碑到底有多重。雨果曾经说过:"欣赏平凡的东西和小山是容易的;可是那些过于高大的东西,不管是一座高山或者一个天才在离得太近去看的时候,是不那么容易看明白的。"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似文献   
58.
于东坡诗而言,禅趣禅意渗透在审美趣味、创作思维、语言运用、意象撷取、题材选择、意境营造上;渗透在其独具特色的旷放豪迈归于雅淡自然、清静幽远的艺术风格中;渗透在其机锋敏锐的议论、深邃透辟的思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种种翻案、妙喻和谐趣、奇趣中。东坡诗中的禅影由无至有,由隐至显,最终达至诗禅浑融一体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59.
养气诀     
《健身科学》2011,(2):12
  相似文献   
60.
罗文菁 《小读者》2011,(4):29-29
又是一个烦闷的双休日,我被外婆关在家中。望着桌上那齐胸高的一本本练习,望着正在抄写的《清平乐·村居》,我又想起了那个由于这首诗引发的思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