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6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一、西汉人的名与字周代贵族出生三个月后要取名,长大成人,行过冠礼之后要取字。名和字之间在字义上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关系。清代的王引之写过《春秋名字解诂》,是解释春秋时代人名和字之间训诂关系的专著。其后王萱龄著《周秦名字解诂》,俞樾著《春秋名字解诂补义》,胡元玉著《  相似文献   
12.
李凭 《华夏文化》2016,(3):16-19
正黄帝被供奉为始祖的现象由来已久,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时代。不过,将黄帝树立成凝聚中华民族的旗帜则是汉朝以后的事,对此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有两位史学家,那就是司马迁和魏收。司马迁的贡献在于,总结西汉孝武帝开疆拓域的成果,将原为部落领袖的黄帝树立成华夏汉族始祖的形象;魏收的贡献则在于,总结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制成果,将黄帝拓展成为北方各族共祖  相似文献   
13.
钱超 《文化交流》2010,(3):39-39
自古元宵赏花灯。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至今仍还广为流行。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灯笼逐渐成为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冒石宏 《小学生》2010,(6):20-21
以宽容之心待人,大度原谅别人的小过错,就能用微笑融化他人的怨恨,达到化干戈为玉帛之效。在这个世界上,少一个对立面,就会多一个朋友。诚如《论语》所言:"宽则得众。"因为宽广的胸襟,能赢得别人发自肺腑的尊重和爱戴。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得到他人热忱的帮助。这难道不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吗?  相似文献   
15.
小议赵充国     
本文述及汉朝上邽人赵充国,在攻击匈奴、安定边疆中的历史功绩以及他要河湟地区进行驻屯,所提出的“屯田十二策”,肯定了他维护汉王朝的统一,忠君爱国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天下无双     
《同学少年》2008,(6):45-45
黄香,汉朝江夏人,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每到炎热的夏天,他就用扇子扇父亲的床,让枕头保持凉爽,把吸人血的小虫驱除,以此保证父亲能安静地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一、从地理气候环境看白族早熟的农耕文化的封闭保守性   白族是一个长期居住在洱海区域的民族.西汉时期,此地已纳入汉朝的版图,设为郡县.20世纪70年代,在下关大展屯汉墓出土的陶坊水田模型、铜铸摇钱树等文物有力地说明,当时洱海地区,已经是农耕文明比较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张良作为秦末汉初的关键人物,其前半生以报仇强秦、复立韩国为己任,后半生以辅佐刘邦一统天下、维护汉朝统治为目标,其思想发生如此转变,当与其复立韩国活动的失败和对局势及刘邦集团的正确洞察有关。总体而言,张良身上凝聚了中国士人智慧与忠信的元素。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两汉时期是一个里程碑。中国古代完整中国国家形态形成的同时,以国家的层面突破了此前外交中本土和东北亚的局限,走向了更广阔的对外交往新天地,其中文化交流是汉朝对外交流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匈奴是秦汉时期称雄中国北部边疆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从战国以来便是漠北的大族,拥兵30万,威胁秦汉帝国的北边,著名的万里长城就是为防御匈奴的侵扰而修筑的。直到汉武帝时,汉朝大将卫青、霍去病深入大漠追击匈奴,才大大削弱了匈奴势力。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降汉朝,20多万匈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