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46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张睿 《新读写》2014,(7):78-78
小时候经常被问到的一句话就是:长大了想干什么?科学家、老师、警察、医生……我的回答随着时间的流淌在不停变换,也许是童年的梦想太多,而这些梦想与现实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距。回首沉思,原因不尽相同,但其中肯定缺少一种生活态度一专注。  相似文献   
412.
刘晖 《教师》2014,(31):128-128
正寒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掩卷沉思,感慨颇多。第56号教室因雷夫·艾斯奎斯的工作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孩子们因为有这样的老师学会了遵守规则,为他人着想以及自我教育与目标实现。第56号教室的学生大多来自移民家庭,贫困无知,英语甚至不是他们的母语。就是这样一些孩子在一个伟大的老师的引导下,成绩优异,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作为教师,我们深深地知道生源的重要性,优等学校总是尽可能地抢占优  相似文献   
413.
在未来,美国最致命的软肋将是它的种族关系。从经济上讲,美国的拉丁裔和黑人的主体已经很难再进入美国过去引以为傲的“中产阶级”了。在十几二十年后,它很可能要占据美国总人口的20%~25%。“中产阶级”将由现在的橄榄球形逐渐改变成金字塔形。  相似文献   
414.
《在路上》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凯鲁雅克的代表作,它以狄安和萨尔的流浪经历作为故事的主线,狄安代表着欢腾的美国;而萨尔则是一个沉思的智者,他在认真地思考和怀疑着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所有问题,他要找寻人性的本质,找寻让人快乐和平静的根本。他就这样一路推翻着、建构着、思考着。  相似文献   
415.
上海作家殷健灵内心充满大爱,她献给读者的青春成长小说《纸人》,是一本让人一口气读完,一辈子不忘,具有经典潜质的文学作品.读这本书有如读莫泊桑《一生》的感觉.情节并不复杂.人物仅是几个,场景也不宏大,但能给人启迪与沉思.随着小说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而纠结,让人产生一种直达心灵深处的扼腕和激愤.  相似文献   
416.
正4月22日晴"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这是我们刚刚学习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中最让我感动的话!也是这短短的一句话让周恩来总理耗尽了毕生的心血与智慧。我掩卷沉思:十二岁的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担负起振兴民族的责任。我们也是少年,又该怎么样呢?我们知道现在的中华正处在腾飞时期,和平年代长大的我们衣食无忧,在二十年、三十年以后,我们长大成人。有没有本事让中国强大?有没有本事让外国人不敢轻举妄  相似文献   
417.
可塑性是指由后天经验引发的脑与神经系统的持久性变化。近二十年来,神经科学开始关注沉思训练对脑可塑性的影响。大量实验证据显示,沉思训练会使练习者的大脑产生结构性与功能性的变化,而且不同类型的沉思训练影响大脑可塑性的神经机制各不相同。本文阐述了沉思训练的类型、内涵与目的,介绍并分析了与之有关的脑可塑性研究,反思并前瞻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18.
十年已经过去,沉睡于教师心中的力量正被唤醒。放眼今后的10年乃至20年,我们仍需要点燃每个教师心中的火把,点燃他们心中的教育理想……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尽最大可能给予每位教师专业支持,使他们在教学上更加自信、获得尊严,让教育的理想真正化为行动的力量。我们不仅要播种理想,更要传递改变现实的勇气和力量!  相似文献   
419.
岁月其徂,一年又逝。每至此,难免生出许多的怀想眷恋、白云亲舍之情。回首既往,天边的闪烁,在于一本本使人陷入沉思的著作,如同沙砾中的金粉隐约耀眼,这是书籍独有的智慧,是坐在电视或电脑旁很难产生的,因为这种智慧,才使出版人的价值无愧地体现,这便是所谓的独有。  相似文献   
420.
在当今的技术统治时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各个领域。人们对作为教育手段的技术表现出一种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然而,技术具有两重性,它虽然可以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但也会对儿童形成全面的束缚和控制。不过,人之为人的技术本质又决定了如果我们由此走向盲目抵抗的另一极,仍然是不对的。这就需要我们超越对技术的工具论、计算主义或享用论的狭隘认识,借鉴海德格尔等人的技术哲学,通过一种现象学的还原、建构和解构,走向对技术的“沉思之思”。这本质上是让我们对技术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态度,使我们既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为何需要技术、应该如何发展与运用技术,又不会被技术奴役和控制。幼儿园教育可以通过丰富儿童对自然物的经验、支持儿童动手劳作、开展儿童哲学对话等方式,培植儿童对于“沉思之思”的心理意识萌芽。小学、中学和大学可以继续这种思维方式的培育,直至个体具备成熟的“沉思之思”,以此重建人类与技术出自本然需要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