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教育   1938篇
科学研究   799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169篇
综合类   75篇
文化理论   42篇
信息传播   15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林南中 《收藏》2009,(9):152-153
明中晚期,随着海上贸易开通后,大量海外新式铸币流人我国东南沿海并参与流通。有清以降,随着中外贸易额的逐年增加,外国银元因整齐划一、使用方便,大量充斥东南沿海一带,于是伪造、仿制之风随之而起。据《清史稿·食货志五·钱法》记载:“洋银之伪,有夹铜、有钻铅,巧式新思,无奇不有。”各地仿制有“广版、福版、杭版、苏版、锡版、土版、(江西所铸)、吴庄、行庄”等等。  相似文献   
42.
流通工作是党校图书馆的对外窗口,处在整个图书馆工作的第一线,每天迎来送往大量的读者,它不仅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同时也是图书馆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直接体现.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我馆改进和加强了流通工作.  相似文献   
43.
HORIZON中流通和OPAC模块的功能及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HOR IZON 系统的流通子系统和OPAC 子系统的功能, 分析了HOR IZON 有关这两个模块的系统设置和相应的表结构。  相似文献   
44.
小议流通部门工作者的仪表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馆员从语言、行为、兴止方面注重仪表美以及如何展现流通部门工作的职业风范问题。  相似文献   
45.
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走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管理下的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特点,针对流通服务工作中读者的不良行为及阅读需求的变化,提出改革的措施,并对今后流通服务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6.
开发畅销书的产业价值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畅销书的价值特性 社会产品的价值系数,主要体现为产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所形成和延伸的价值链,产品的价值链越长,拉动的相关产业越多,能创造出的社会财富越多.  相似文献   
47.
图书采购与流通关系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购与流通是图书馆的两个基本部门,两者唇齿相依,密切相关。那么,两个部门之间应当存在怎样的关系方为正常?怎样利用这些关系为图书馆的发展出力?本文着重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8.
喻战勇 《收藏》2001,(8):61-62
法国的本位货币单位为法郎(FRANCAISE FRANC),1795年正式代替利佛尔成为法国本位货币单位。辅币单位为生丁(CENTIME),1法郎等于100生丁。货币由法兰西国家银行发行,该行是拿破仑于1800年所创建,迄今已仃200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49.
50.
《新闻界》2022,(3)
当前,数字新闻崛起的话语逐渐成为主流,技术逻辑渗透进传统新闻业乃至整个新闻领域,由此也引发了新闻学研究的“转位”和对理论创新的想象。在新闻传播学传统上,对“流通”的解读有着丰富的起源和多元的面向,文章艰难爬梳了新闻流通的实践、文化和技术三条智识脉络,追溯并比较了以“传播流”“编码/解码”以及“媒介环境学”为理论根源的研究路径及其差异性,旨在讨论新兴的数字新闻流通领域何以可能、如何发展。最后,试图整合数字新闻流通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框架,从数字新闻流通的对象、过程和结构三个分析要素切入,以期探索和构建该领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