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放眼当今的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无度的现象普遍存在:要么坚持“深度阅读”,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时总是深了再深;要么打着“广度阅读”的旗号,旁征博引,甚至撇开文本,八面开花;要么振振有词要“文本细读”,从头到尾、从文字到标点,乃至一切细枝末节……所有这些,都是超越了“度”的教学。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度”,必然在另一方面达不到教学的“度”。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是失衡的、顾此失彼的,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能力的失调,甚至是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32.
先来看两则例子.美国孩子放学回家后.父母要问孩子:“你今天把问题问老师了没有。老师回答如何?”中国的孩子呢,父母总喜欢问:“你今天考了多少分.老师表扬了没有?”从中看.美国重视培养孩子的问题教育,中国培养的是应试教育。长期以来,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教育畸形发展.出现“以分论人”“高分低能”“高分录取”等一系列不完善的教育弊端。  相似文献   
33.
文章对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对"读经30年,自醒才3年"的"独尊一经"的"读经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与对布氏著作的解读一开始就误入歧途有关;与中国文化中的守成传统有关;哲学的本性使然;与中国民族文化遗传基因的缺陷和中国哲学界的"一条腿走路"的现象有关;也与高等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过硬、特别是哲学基础功底差有关.有鉴于此,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急需打破对布氏路径的依赖,从"独尊一经"到自主反思和超越,从畸形的学术生态走向多元化发展的自醒道路.  相似文献   
34.
构建和谐广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广播的构建不仅决定着广播媒体自身的发展,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广播如何踏上构建和谐社会的节拍,或说如何抓住构建和谐社会的机遇有所作为,需要准确、科学地把握和谐广播的内涵,并在和谐广播的构建思路和基本走势上形成广泛共识。唯有如此,才能从广播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误区中走出来,避免广播媒体的畸形发展和大起大落,实现广播媒体宏观和微观上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5.
<正>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智力的开发、素质的提高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想垄断了课堂教学,导致课堂教学艺术畸形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手段简单,满堂灌、题海战术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甚至“低分低能”的人才。那么,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成为适应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36.
当代中国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旧的社会平衡未被彻底打破、新的社会平衡尚未完全形成,直接影响到国民素质均衡发展.如果国民素质严重失衡,就必然导致社会不和谐或畸形发展.因此,积极发展和谐的社会关系,国民树立"学习素质"观念,并提高对素质观念内化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7.
名人名言     
学习和钻研,要注意两个不良,一个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字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  相似文献   
38.
随着银行业被禁足于校园信贷市场,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校园贷平台呈疯狂无序的畸形发展状态.本文探讨了校园贷的发展过程及特点,指出应当引导其退出校园市场,并对规范校园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9.
教育的应试与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的应试功能,是从有了教育这一行为就开始存在的,是教育的根本属性;而应试教育则是教育的应试功能畸形发展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两个概念,切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40.
人格现代化与学校心理教肓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国民人格的现代转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格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英格尔斯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的人格,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国家."他还告诫世界各国:身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人,如果没有经历人格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即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就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