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51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45篇
教育   18047篇
科学研究   4978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463篇
综合类   742篇
文化理论   158篇
信息传播   6339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783篇
  2022年   558篇
  2021年   804篇
  2020年   1029篇
  2019年   1094篇
  2018年   591篇
  2017年   1048篇
  2016年   1387篇
  2015年   1889篇
  2014年   3230篇
  2013年   2293篇
  2012年   2540篇
  2011年   2434篇
  2010年   1748篇
  2009年   1856篇
  2008年   1891篇
  2007年   1444篇
  2006年   1154篇
  2005年   910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71.
科学数据不仅是科学研究的成果,也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与工具,是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研究交流的重要资源。科学数据管理是对科学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保存、共享,促进科学数据的价值再提升。随着FAIR原则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机构接受并支持该原则成为科学数据管理的国际准则。文章以河海大学为例,从系统架构、质量控制、服务体系等方面探究高校机构知识库在科学数据管理方面的应用以及实践科学数据的可发现、可访问、可互操作、可重用等原则,旨在为机构知识库在FAIR原则背景下实现科学数据的有效管理提供对策和参考。  相似文献   
72.
73.
7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医疗数据共享的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各地纷纷开展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采集原则、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采集现存不足,深入探讨基于大数据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采集设计,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75.
76.
随着数字化、移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数字化平台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基层政府纷纷开始探索如何通过数字化平台建构智慧社区。作为一款社区治理的数字化平台,福州市晋安区委托市场化技术企业开发出的“晋我家”已经进入2.0版,全区所有的村庄和社区都已入驻。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晋我家”在智慧社区建设中表现出了显著成效。这些经验值得总结,也可以为其他区县探索建构智慧社区提供样本。  相似文献   
77.
新闻传播领域受到通信技术的影响,近年来有了飞速的发展。5G技术,即第五代通信技术凭借着高速率、低延时、大容量等优势,极大地推动了新闻传播领域的进步与发展。5G时代,新闻传播领域不仅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5G时代,新闻传播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新闻传播领域的变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期望能够为推进新闻传播领域变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8.
本文借助在线协作学习理论,以中职语文《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为例,利用超星学习平台,探讨在线教学在语文诗歌鉴赏中的应用。教学实践表明:线上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线下教学的结合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使教学内容更成系统;线上教学让学生的参与更加直观化、多样化、可视化,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主学习意识加强,提高了参与度和讨论度。线上教学打破了学生学习时空的限制,线上资料可以反复查阅,复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9.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场域、推动教育创新,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内容供给不充分、形式过于单一、载体明显受限、师资建设滞后等问题。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贯穿互联网思维,充分运用网络媒介扩大内容供给,创新网络教育形式,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0.
加大校企“双主体”共建共管企业学院的推进力度,筑牢专业“人才共育、成果共享、资源共用、责任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是党中央对新阶段职业教育所明确的全新的时代要求。唯有立足学校定位、服务面向和特色优势,唯有坚守以专业企业学院协同育人为初心做好顶层设计、坚持以增强适应性为指针系统重塑专业群结构、坚定以服务发展为价值取向全面提升教育能力与服务能力,才有可能合力培养和精准供给行业企业所急需的产业大军,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关注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并有效激发企业重要育人主体作用,最终助力实现更有质量的校企校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