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88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个体品德作为一种心理结构,它是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内化过程。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个性,就得遵循个体社会规范学习与内化的规律来实施德育。  相似文献   
252.
在当代,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社会对科技的影响显增强,科技发展越来越表现出面向经济、面向绿色、面向公众的态势,这“三个面向”代表了当代科技对社会需求的回响,事实上已成为制约当代科技发展的社会规范,遵从“三个面向”是当代科技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53.
灾害中社会个体的行为反应是社会群体反应的基础和内容。研究和分析灾时社会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对我们认识和了解灾时社会群体的行为反应 ,以及有效地组织救灾以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有重要意义。灾时社会个体行为反应具有差异性、规律性和过程性的一般特征 ,灾时社会个体行为反应有“一般避难行为”等八种类型 ,影响灾时社会个体行为反应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互动、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等  相似文献   
254.
论大学生的社会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55.
付群英  曹威麟  朱宁 《软科学》2010,24(2):135-139
将个体需求、社会规范作为自变量,利他行为与私利行为作为因变量,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对227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埃尔斯特的研究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个体在面对同样需求时由于社会规范的影响作用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经济行为。结果表明:社会规范与私利需求、利他行为与私利行为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6.
面对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宜业乡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以往研究较少考虑民族地区社会规范以及资源禀赋对农牧民参与人居环境的影响。为深入探究西藏农牧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依据计划行为理论,采用Cite Space软件对学术界研究前沿进行分析,结合西藏实际提出假设。运用SPPS 23软件对获取的447份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经济预期对农牧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个人规范、后果意识、社会规范、禀赋条件、参与渠道等对农牧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比较显著。(2)女性的参与意愿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更大,男性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则受到禀赋条件和参与渠道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提高农牧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意愿,一是要强化社会规范对农牧民参与环境整治的引导作用;二是要针对不同受众制定相应的政策,针对女性群体要更多采用社会规范引导主动参与,针对男性群体则要在宣传和活动组织形式上多样化,推进农牧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文章的结论支持计划行为理论在民族地区的应用,对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57.
熊志军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7):39-41,56
本文从科学共同体入手,着重阐述了现代科学的体制目标和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