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26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539篇
教育   21573篇
科学研究   4827篇
各国文化   101篇
体育   676篇
综合类   945篇
文化理论   192篇
信息传播   5063篇
  2024年   225篇
  2023年   941篇
  2022年   677篇
  2021年   812篇
  2020年   761篇
  2019年   764篇
  2018年   386篇
  2017年   668篇
  2016年   777篇
  2015年   1303篇
  2014年   2699篇
  2013年   2168篇
  2012年   2412篇
  2011年   2863篇
  2010年   2401篇
  2009年   2229篇
  2008年   2627篇
  2007年   1894篇
  2006年   1421篇
  2005年   1254篇
  2004年   837篇
  2003年   669篇
  2002年   627篇
  2001年   475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泉州出境旅游发展较早,出境旅游流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各个发展阶段,泉州出境旅游流的空间行为模式与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有所不同。文章对泉州出境旅游者及业内人士进行抽样调查,探讨泉州出境旅游流的空间行为模式,并根据分析提出优化泉州未来出境旅游空间行为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2.
《横过布鲁克林渡口》是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惠特曼的重要作品。在诗中,惠特曼运用多种空间化的叙述手法展现了一个局部片段、整体连续的城市空间,并通过对时间的空间化处理,将过去、现在和将来有机串联起来,进而借助全诗螺旋形的结构框架阐述了自己的城市观和人生观。空间化手法的应用增加了全诗的内容丰厚度和主旨多义性,为读者和批评家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开放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923.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24.
925.
926.
畅言智能教具系统不仅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更为教师拓展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用配套的自制教具软件和小小的即时贴,可以非常方便地创造出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音频材料;可以让静止的物体发出欢  相似文献   
927.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纯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是非常现实的材料——为对象的。这给数学尤其是初等数学的本质作出很科学的概括。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数学教材的数学内容,则意味着体现由直观到抽象的渐变过程,以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28.
中英自我提及语(I,we,我,我们)的使用差异显著:英美学者倾向于使用自我提及语单数,且使用现在时、完成时、情态动词较多,体现出他们与读者进行交流、协商的态度;而中国学者受制于传统观念,集体意识较强,所以在学术语篇中羞于使用自我提及语,即使使用也大多用复数形式,从而造成个人观点表述力度较弱,不利于与读者沟通。  相似文献   
929.
9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