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弗雷德 《网球天地》2009,(2):128-129
1995年获金棕榈奖的《Underground(没有天空的城市)》用荒诞讽刺的手法讲述了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从1941年二战到1992年波黑战争期间发生的战争。但50年不过只是这个悲情国家的短暂缩影,国家分崩离析,名字的变更,再冷静的历史学家在面对这段历史时,都不免唏嘘沉默。还好有网球,当乔科维奇在澳网捧杯上海问鼎,伊万诺维奇与扬科维奇在世界一姐的位置上轮番坐庄,逐渐走出经济制裁与战争阴霾的塞尔维亚人,从这颗绿色小球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更何况,他们在贝尔格莱德将马上迎来首个ATP巡回赛……  相似文献   
22.
对外经济制裁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对外经济制裁呈现出频率加大、成本上升、功效降低、周期延长等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
中美专家认为,国际社会针对朝鲜的经济制裁将不可避免,但是否会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仍然存在不同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4.
文章界定了经济制裁的定义,把经济制裁的政策目标归纳为四大类。对美国、欧盟、安理会等实施经济制裁的具体实例进行典型剖析,从经济制裁追求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军事与安全利益、文化等多重复合利益四个方面论述了经济制裁的政策目标,揭示了经济制裁背后的动机和目的。本文还从效果和意义的角度对经济制裁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25.
自1998年缅甸发生“8888事件”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阵营对缅甸长期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制裁政策。美国通过实施一系列制裁法案与多种经济制裁手段,不仅对缅甸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还损害了缅甸投资贸易合作伙伴的利益。我国企业需要充分了解美国经济制裁对其在缅投资利益的相关风险,采取包括对交易对手进行合规审查、建立制裁风险合规管理体系、运用我国法律法规维权等措施,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或降低制裁带来的伤害,合理合法地维护投资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6.
针对国际经济制裁的广泛适用已经严重阻碍国际经济贸易自由化和与贸易息息相关的航运业(特别是航运业中充分体现合同自由的租约)发展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制裁涉及租约的主要因素、国际经济制裁对租约的法律影响、租约中有关制裁的特殊条款、制裁条款对承租双方资金结算的影响、规避制裁风险的措施等5方面进行分析.本文对从事航运租船业务人员认识风险和规避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
美国对外经济制裁决策过程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经济制裁一直是美国实现外交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美国对外经济制裁在成本增加的同时 ,其功效却在不断降低。本文认为 ,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决策过程的角度分析 ,利益集团对经济制裁决策过程的影响是近年来美国对外经济制裁功效不断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唐朝前后期在对官吏的行政处罚上出现了明显变化。经济制裁——罚俸手段开始适用于官吏职务犯罪,特别是对一般的行政过失行为。这些变化说明立法者对官吏失职行为性质的认知水平提高了,开始区分行政处分与刑事处分的界限,以及罪与非罪的界限。对官吏失职行为的惩罚手段的变化,是唐代对古代法律制度的调整与补充,对后代的政治与法律制度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9.
肯尼迪上台后,基本上延续了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美国对古巴遏制政策,一方面为了防止古巴革命向拉丁美洲扩散,准备武装颠覆卡斯特罗政府的步伐随即加快;另一方面成功地说服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及欧洲盟国支持其贸易禁运政策。然而其政策没有达到消灭卡斯特罗的目的,反而使古巴对苏联更加依赖,同时也加深了卡斯特罗政府对美国入侵古巴、扼杀古巴革命的恐惧,使古巴对苏联寻求更多的经济、军事援助。最后导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当"体罚"、"变相体罚"被三令五申地禁止后,一些教师又开始采取"罚钱"这种方式来管理学生,于是有关学校对违反校纪和班规的学生以"罚钱"代替"教育"的新闻屡见报端。班级中用于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和习惯的规章制度具有管理和育人的双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