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5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校文化建设体系,是信息化社会中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网络全球化趋势的新挑战.通过社会、学校、教师多方力量齐抓共管和良性引导,增强大学生对网络的了解,教育他们以批判的态度接纳网络信息,了解并掌握与媒介交往技能,合理运用媒介功能,尽量减少网络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其中,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媒介,其迅猛发展的态势及独具特色的传播机制,更应引起各方的重视.  相似文献   
42.
网络评论频道的编辑特征及编辑思路——以新浪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蕾 《编辑之友》2010,(2):86-88
网络评论频道是近年来新兴的网络编辑形式,它以网络评论为主要编辑对象,注重营造网络空间开放、自由的文化氛围,以期达到沟通意见、交流信息的目的。网络评论频道的兴起一是和当代我国新闻评论的整体繁  相似文献   
43.
李雪 《传媒》2010,(4):69-70
正新技术在不断更新的同时,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与习惯在采纳新技术的过程中也在逐渐改变,这无疑对既有媒介形成冲击。以欧洲的报业市场为例,各类报纸的发行量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44.
2010年初,摩托罗拉推出最新款MT710智领3G手机广告,其内容寓意深刻,第一个场景:一位着装讲究的绅士,打开手机,周围的电脑黑屏,紧跟着周围的电视也黑屏,第二个场景:一个巨型铁球呼啸而过,轻松撞破一堵陈旧的高墙,男士见到了与他视频通话的貌美女子.这个短短15秒的广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手机未来的发展趋势--整合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势如破竹,3G时代将迎来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45.
提高媒介素养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普遍需要,但由于政府机关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发挥其正确引导舆情的重要作用,更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46.
当前网络品牌的观念深入人内心,高校网络品牌塑造和传播的理念逐渐引起重视。高校网络品牌传播可以借助多种传播媒介,通过人际传播、社群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扩大高校品牌的影响力,并铸就网络口碑。本文在高校网络品牌、传播媒介、网络受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传播系统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47.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预言: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地球会变得像一个村庄,人类终将重归部落化的大同世界。随着新的媒介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麦氏的许多预言成为现实,而大同世界却遥遥无期。把麦氏的预言与现实对照,我们会发现走向“大同”只是麦氏作为技术决定论者的空想。  相似文献   
48.
刘艳  童婵瑶 《新闻世界》2008,(12):131-133
媒介融合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本文重点分析了媒介融合的四大驱动因素: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受众综合性媒体内容、主体性的地位及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的满足;传媒行业的激烈竞争演变为合作;国际国内政策法规由控制转为支持。  相似文献   
49.
在互联网时代,我国的新闻职业传播应该积极地自我协调,在提高政治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舆论引导水平;在提高职业技能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在加强职业道德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50.
王明友 《文教资料》2008,(28):74-76
网络媒介的诞生,打破了传统的纸张媒体下的文学批评模式,促成了文学批评的转型,更为重要的是让文学批评主体产生很大的变化,与传统的文学批评家相比,网络批评的主体具有了自由、主观情感、批评态度明晰、交互等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