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胡愈之(1896-1986年)(原名学愚)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集政论家、作家、翻译家、编辑、记者、出版家于一身的杰出文化人。  相似文献   
12.
朱农 《出版史料》2007,(1):118-118
新中国成立以后,胡愈之在担任出版总署、文化部的领导工作期间,一直关心人民出版社的工作。1985年12月人民出版社成立35周年纪念前夕,曾请胡愈老给全社同志写几句勉励的话。当时,胡愈老已是九十高龄.刚从医院出来不久,身体虚弱,写字手发颤,但他还是在我们送去的宣纸上亲笔回复:“因病不能握管,请谅之。愈之。”出入意料的是,过了些日子,胡愈老就派人送来了他的题词。  相似文献   
13.
胡愈之先生曾赞叹一个人:“他不是什么大作家,可是他的作品得到非常广大的读者,他不是政治家,而他有广大的群众拥护,他不是学者,可是他在中国大众文化运动上有极重要的位置.”这里的“他”指的就是邹韬奋.从1926年接手《生活》周刊到1944年病逝,邹韬奋的新闻生涯总共不到20年,然而他却拥有百万读者,几千人参加他的追悼会.这些都是因为他始终秉持着“群众工作和编辑工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广大读者是‘事业的基础’,而为读者服务则是事业发展的‘酵母”的读者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一提起叶圣陶的名字,人们都会把他和开明书店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因为他在开明书店工作长达近二十年,更因为他对开明书店事业的发展和成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15.
胡愈之先生是新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开拓者,他在编辑出版领域作出了许多新的建树,对今天编辑出版工作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介绍胡愈之先生的优秀品质和在编辑出版工作方面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编辑室是文化流通中的一个特殊驿站,是各种文化交汇的大熔炉。从这个知识的大熔炉里,曾走出过许多昂扬世界的名流才俊:除思想文化界泰斗鲁迅,文学巨匠茅盾、巴金外,在文化建设上特别是在出版工作中做出卓越贡献的胡愈之先生也是其中之一。胡愈之先生(1896-1986年),是一位集编辑、记者、作家、翻译家、出版家于一身的少有的全才。他在我国文化领域特别是出版领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巨大的,只因其“不愿把自己的事情写得太多”,或用胡绳的话说“他做的许多工作是人们所不知道的,后来他也从不和人谈起自己做过的这些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仲实(1903~1987)是我国杰出的革命家、翻译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一生为了革命的理论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他不仅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而且不辞劳苦地从事新文化出版事业,致力于马列著作的翻译与出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思想理论战线工作作出了不朽贡献。在他一生的翻译与  相似文献   
18.
法西斯主义于20世纪20年代初由《东方杂志》介绍进中国。1923年,时为《东方杂志》记者的胡愈之首次将法西斯主义与中国现实结合起来,对其进行了“赞赏”性的报道,引起了争议。这些报道是胡愈之在探索救国路上的足迹,也是他尚未找到正确救国之路的见证。随着他从一个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他对法西斯主义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一个法西斯主义的赞赏者最终成为反法西斯主义思想战线上的杰出战士。  相似文献   
19.
近日在征集整理我乡贤宋云彬先生史料的时候,发现一通胡愈之致宋云彬的书札。从这封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老出版家对同仁的亲切关怀,对出版事业的热爱及支持。关于这封信的起源还得追溯到抗战胜利以后。 1945年以后,国民党政府渐渐地暴露出其反动面目,对一些要求和平,宣传民主的  相似文献   
20.
于友 《出版史料》2008,(2):69-71
胡愈之(1896~1986)是我国上世纪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也是著名的新闻记者,政治评论家,出版家,文字改革专家。他毕生致力于启蒙、推动先进文化,推动我国民族民主革命,贡献巨大,被誉为一代巨人。他在1986年初去世以后,备受人们怀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