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王颜 《华夏文化》2005,(3):19-21
占梦是传统的术数内容之一,是古人解释梦象吉凶的一种占卜之术,因而学界把解梦之类的著作统统归入术数类。在术数中占梦可能是最丰富的一种。据《周礼·春官》记载,在周代时已设有专门负责占梦的官员。此书还将梦分为六种类型,即正梦、噩梦、思梦、寤梦、喜梦与惧梦。《汉书·艺文志》说:“众占非一,而梦为大”。可见古人对占梦的重视程度。从西汉至南北朝以来,有关占梦之类的作品不断涌现,至唐代时已经非常丰富了,仅正史的《艺文志》中就著录了不少此类著作。然而流传至今的唐代占梦著作非常稀见,而敦煌文献中却有比较丰富的庋藏,从而使我…  相似文献   
83.
李国兴 《武当》2005,(4):47-48
仙学,古称仙道。其明确的定义,即是研究和寻求生命不死的学说。对生命的健康和长寿,是人类文明最具普遍意义的思考课题,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悠久而光辉的主要部分。翻开历史便可看到,这一强烈的生命意识,数千年来一直萌动、鼓噪于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底;活跃、奔腾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而在追求生命长久或不死的漫长历程中,跋涉得最为劳苦艰辛,表现得最为执着热烈,所留下的足迹也最为明显深刻者,当数中国的道教文化及道教的思想家和养生家们。  相似文献   
84.
论文通过详细考证,提出《宋史·艺文志》记载的无求子《酒经》和大隐翁《酒经》当为一书,作者都为朱肱,“大隐翁”和“无求子”均为其号。  相似文献   
85.
《清史稿艺文志拾遗》采取依据目录采目的方法,不经眼原书,又工程浩大,难免有疏漏。本文经过考证,订正了其著录《北窗偶录》、《雪泥鸿爪录》、《海东撷古志》、《贞珉阐古录》、《佛幢证古录》、《疑年汇编》、《瀛山笔记》、《晚闻存稿》之误。  相似文献   
86.
分析梳理近二十年来有关方志艺文志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肯定的同时指出当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7.
王承略、刘心明主编的《二十五史艺文志经籍志考补萃编》收书全面,勘校精良,利用方便,集史志目录之大成。《萃编》汇集史志目录及相关的考补之作于一编,有利于对我国古代著述与藏书情况的全面考察,具有中国古代图书总目意义。此外,通过《萃编》,可以从目录分类、书目著录、细目统计、书目序跋等方面对传统学术,特别是目录学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学术史价值。  相似文献   
88.
“乐府”最早出现在秦代。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其属秦少府所管辖,具体职责不详。据《汉书·礼乐志》和《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武帝时期,“乐府”复建,其职能为搜集各地民歌,兼及文人创作,并由中央机关统一整理乐曲,以期达到“观风俗,知厚薄”(《汉书·艺文志》)的目的。这些诗作被后世称为“乐府诗”。(由于时代和观念的变迁,“乐府”一词,  相似文献   
89.
清代学者钱大昭、侯康、顾櫰三、姚振宗、曾朴五家综合各代目录学之成果,共补《汉书艺文志》"诗类"书目二十一部,其中鲁二家二部、齐二家三部、韩五家六部、毛六家十部。五家著作各有其侧重,从书目事实上反映了两汉四家诗的体裁特点和兴衰流变。  相似文献   
90.
宋人欧阳修等所编《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了2000多种唐人著作,这个数字显示了唐代学术文化的繁荣,但是这并不是唐人著述的全部,现代学者张固也、程章灿、陈尚君等又补充了大量的唐人佚著。这些唐人佚著的发现,对于更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唐代历史文化是非常有益的。本文补辑27种《新唐书·艺文志》未著录的唐人佚著,并且结合唐代的历史文化对这些著作进行考订,为唐人著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