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1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41.
艺术大师不是封号,不是职称,不需要钦点,也不用评定。因此,当下艺坛大师辈出,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有民间馈赠的,有本人自诩的……大师热潮也感染了素以冷静超然著称的文化官员,他们也在五年规划中发下培养50位甚至100位艺术大师的宏愿,透过“捧杀”的鼓噪、自吹的喧嚣和热昏的呓语,我们发现,这些艺术大师无论人格修养还是艺术成就,都与公众心中的崇高和伟大相距甚远。却有一位弱女子,似乎与伟大崇高从不沾边,一生饱受摧残,屡经磨难,以94岁高龄在荆楚大地孤独地死去,身后冷落,名声不显。然而,却是她,创造了足以彪炳中国艺术史册的现代抽象绘画艺术,此人便是李青萍。  相似文献   
142.
西方艺术史之所以成就斐然,不仅因为有大量天才式人物的涌现,也源于有识俊杰者为天才提供财政支持甚至政治保护,让他们得以后顾无忧。这种赞助人制度渊源已久,从古罗马时期以来逐步完善,"二战"后获得了法律上的确认。赞助人中不乏不让须眉的巾帼,她们凭持自己足够的财富、权力和艺术鉴赏力同男性分庭抗礼,不仅支持着众多艺术家为艺术史增添了璀璨一  相似文献   
143.
"呜哎……"伴随着这一声清脆婉转、韵味悠长的引子,芦墟山歌在芦墟乃至苏州的艺术史册中描绘出了淡雅清新的一页.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以独特的魅力被誉为"中国的乡土明珠,世界的艺术珍宝".  相似文献   
144.
在达·芬奇存世不多的画作中,《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麦琪的礼拜》、《维特鲁威人》等不朽名作不仅是画院学生临摹的范本,其故事也是艺术史专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但美国作家丹·布朗却在《达·芬奇密码》中借用历史学家和符号象征学专家告诉读者,达·芬奇这些画作创作的动因并非艺术史说的那样单纯,“秘密都被掩藏着,也许藏匿在油彩下面,也许藏匿在平面图的密码里……”总之,“对现代圣杯的追寻者而言,列昂纳多·达·芬奇始终是最大的谜团。”虽然,此说法可能是因情节需要而制造的悬念,却为我们品读达·芬奇的绘画开…  相似文献   
145.
慈禧是清代政治舞台上一位重要的女性统治。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死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祖居叶赫(今四平附近),故称叶赫那拉氏,满州镶蓝旗人。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咸丰十二年(1852年),慈禧被选入宫封兰贵人,即后来民间俗称的“西太后”,清宫称其“老佛爷”。咸丰帝奕之妃。在历史上,慈禧曾3次垂帘听政,执掌清朝皇权达48年,对内残酷镇压,对外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从某种意义上说,算是一位妇孺皆知、颇具争议的人物。  相似文献   
146.
张少鲲 《收藏》2007,(10):70-74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建筑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历史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物质载体,山西古建筑凝聚和积淀了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精华。其数量和质量不仅高居全国之首,而且那些依附在古建筑中的彩塑、壁画、琉璃数量之多、艺术之精,也堪独步华夏。它们是三晋大地上立体的历史画卷,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史中不可或缺的璀璨华章!  相似文献   
147.
李明伟 《家教指南》2005,(1):108-111
2004年4月,由北京三联出版社出版、姜伯勤著<中国袄教艺术史>,是粟特史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着重评价了袄教艺术史研究对粟特历史文化及丝绸之路研究的贡献,介绍了姜伯勤先生在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上的继承与创新.同时,高度评价了姜伯勤先生的学术道德.  相似文献   
148.
楚绘画是中国上古时期水平最高和最有时代特色的绘画之一。它涵盖了后世中国画人物、山水、花乌分科的基本题材,基本上确立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和造型语言,并能以概括性较强的形色语言表现对象的神韵;已初步形成了中国绘画散点透视的特点,对汉代绘画及后世中国绘画格局的形成意义至关重大。其造型、图式和色彩不仅具有形态学意义而被后世直接继承,更为重要的是,它所包含的艺术要素和艺术精神影响了整个艺术史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49.
审美理想是影响一个民族艺术总体特征和基本走向的核心要素 ,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是意境 ,其历史形态是古典主义 ,其哲学内容是和谐 ,从古典艺术内在结构和各门类艺术关系史看 ,和谐正与意境同构 ,和谐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主题。依此 ,则中国古典艺术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先秦至盛唐 ,这是和谐艺术审美理想的产生、发展期 ;二、中晚唐至宋元 ,这是和谐审美理想的鼎盛期 ;三、明清 ,这是和谐审美理想的衰落期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