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06篇
科学研究   110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261篇
综合类   69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7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林英 《图书与情报》2006,(4):140-142
由武汉大学图书馆研究员李玉安先生和武汉大学图书馆文理分馆馆长黄正雨先生通力合作编纂的《中国藏书家通典》一书,囊括了自商代以来到1949年以前出生的几乎所有的藏书家,从而为我国藏书界又增添了一部新的藏书人物工具书。  相似文献   
32.
石明芳 《图书馆学刊》2006,28(6):62-63,68
各地到苏州来从事工商业的外地人往往以同乡为纽带结成商帮,徽商就是其最具有代表性的。徽人融于苏州的生活,有的数代相聚相传成为望族。徽籍藏书世家随着苏州私家藏书的出现而逐渐形成,并随着苏州私家藏书的盛行而发展,是真正的书香门第,是吴地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33.
罗焕好 《图书馆论坛》2006,26(3):266-269
藏书家莫伯骥以其五十万卷楼藏书之富驰名海内,为广东近代藏书之冠。文章简要分析了其藏书的经过,对其藏书散佚的情况作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34.
苏州老山塘     
乾隆帝献给生母钮祜禄氏皇太后70大寿的礼物,是建于北京圆明园内的一条苏州街,这条苏州街就是仿照苏州山塘街建造的。山塘街位于苏州城阊门外,至今已有1200多年了。唐代大诗人自居易在苏州任刺史期间,于公元825年在吴中第一名胜虎丘与繁华的阊门之间凿河堆土,修筑一条长堤,全长3829.6米。山塘街就位于这条长堤上。  相似文献   
35.
随着雕版印刷的发明,我国的私人藏书一改过去单一的抄写渠道,在宋元时第一次大规模崛起,形成繁荣的藏书文化。同时由于政治中心南移,经济、文化也随之南迁,福建作为朝廷的大后方,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经济较前也有更大的发展。福建同时是理学的发源地,全国的教育中心,这一切造就了藏书活动的蓬勃发展。同时雕版印刷的发明和运用,使图书的大量出现和收藏成为可能。宋元时,福建的私人藏书家已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如苏颂、胡安国、郑樵、宋慈、蒋易、詹景仁等。至明代,福建的私人藏书家更是人才辈出,藏书家人数多,藏书数量多,藏书种类多,达到藏书活动的高峰。这种藏书现象的出现,有着福建特有的诸多特色。  相似文献   
36.
《视听界》2006,(3):F0002-F0002
苏州广播电视总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各种严峻挑战,聚精会神办节目,全力以赴抓创收,举台一致促发展。电视节目收视市场份额(黄金时段)在05年上升至53.3%,继续保持全国除直辖市外的城市台首位;广播节目四个频率全天收听市场份额占68.5%;经营收入05年继续保持全国地市城市台首位。总台旗下共有五个电视频道,四个广播频率,两张周报,三个网站、一份期刊杂志和拥有62万户有线电视用户的网络公司;总台的技术装备先进,广播电视制作播出设备已全部实行数字化。苏州广电总台正以最具传播价值的内容生产为主导,实现由传统播出机构向传媒内容产业的转…  相似文献   
37.
作为藏书家与目录学家的郑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郑樵的生平事迹、藏书特色及简介其目录学专著《通志·校雠略》,分析了郑樵的藏书和目录学思想,进而论述其对中国藏书事业和目录学的贡献和影响。  相似文献   
38.
2006年8月23日下午,中国记协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研讨班“苏州日报”现象研讨会在苏州日报社新闻大楼召开,来自全国新闻战线的专家权威130多人在这里参观指导、讨论交流,当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苏州日报》总编辑刘文洪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包括全国记协副主席叶志康在内的所有人发现。这是一位浑身充满活力、生气勃勃的中年人,虽然一副眼镜显现其斯文气质,但澎湃的激情还是随着爽朗不羁的笑声。从他身上每个细胞里奔涌出来……  相似文献   
39.
有一份二百多年前的苏州凡人手稿名垂青史。使许多人为之动情为之倾倒。也使许多洋人为之感动为之赞叹,这便是《浮生六记》。这是一本从冷摊上淘得的手写自传,作沈复(又称沈三白),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苏州人。生平只有极普通的人幕僚与经商的生涯。  相似文献   
40.
古代苏州藏书家以抄书保存流传典籍功绩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从苏州藏书家刻苦自抄、精校精抄等方面评述了藏书家保存流传中华文化典籍的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