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4篇
科学研究   89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31篇
信息传播   27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宋城 《编辑之友》1997,(3):9-10
编辑工作是出版社出好书、实现“双效”的核心环节,因此编辑部理所当然地被视作整个出版社的“核心部门”或“龙头部门”。这些年的出版改革探索,往往也把编辑部门当成重点部门和突破口。单就管理体制而言,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职责分工被打破后,不少编辑部经历了承包责任制的试探,在事实证明这种责任制行不通后。改革的视点投向了一种试图在若干模式基础上权衡利弊、扬长避短的经营责任制上,这成为目前编辑部改革谋求既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72.
浅析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经济在工业原始积累阶段曾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成为最适应生产力、最能有效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体制,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才能解决当前以国企经营不善、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3.
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人事制度的缺陷进行了简略分析,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更新观念、解决矛盾、加强领导。  相似文献   
74.
杨东平 《生活教育》2008,(10):14-14
教育不仅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关系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事业。近30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风起云涌.从未停息。世界各国的教育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为教育改革的竞争。然而.长期以来.与教育投入不足并存的另一个事实.是我们对教育改革缺乏应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教育改革之所以滞后.教育被喻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可以从对30年教育的反思中得到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75.
做校长的十五年间我走过了四所学校。提到开行政例会,我确实有话想说。现在的学校会议名目繁多,且往往内容空洞.效率低下,教师苦不堪言,这分明是作茧自缚。其实问题主要出在学校的管理哲学上。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动辄就以开会来解决问题。而会议又多以肯定或否定的一元思维方式“统一思想”:其次是受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凡事靠上级、唯文件、听指示,缺少内发式的自我诊断、开发和创生:再次是非理性、粗放式管理方式:不是精细的调查研究,往往是凭经验判断取舍,  相似文献   
76.
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机遇及其面临的困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传统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为社会体育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困难。主要表现为观念更新,利益的重新分配及新旧体制顺利转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7.
马克思和列宁曾说过,德国和俄国既受资本主义发达之苦,更受资本主义不发达之苦。而100多年来中国所面临的一个实现现代化的难题,也可以说是受市场经济不发达之苦远甚于市场经济发达之苦。这和发达国家的情况有原则上的不同。在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暴露出种种弊端,需要寻找适当的途径来加以解决,这就是社会主义由此提出的背景。中国的现代化所要处理的问题远比发达国家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78.
月份牌年画     
月份牌年画的雏形是洋商为宣传产品而配发到中国的广告招贴。"月份牌"一词最早出现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当时上海四马路上有一鸿福来吕宋大票行,随彩票奉送一种《沪景开彩图·中西月份牌》画片,月份牌由此始名。最早介入月份牌画创作的画家是周慕桥,而被尊为月份牌年画鼻祖者的是郑曼陀,被尊为泰斗者为杭稚英,著名者还有李慕白、金雪尘、何逸梅、金梅生、忻礼良、张大昕、徐寄萍等。上海之外最著名的画家当数广州的关蕙农,被誉为"月份牌皇"。抗战之时,工商业萧条,物价飞涨,物资奇缺,使画稿订购量锐减、印刷质量下降,月份牌商人无力出资新绘,只能再版旧样。一些作品迎合日伪时期醉生梦  相似文献   
79.
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作为临界点,之前大陆电视有着非常明显的“中国特色”,受严格的行政指令控制,节目形态较为正统,话语生硬单一.之后发生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和消费社会来临的新形势下,以精英旨趣为主导的理性沉思型高雅文化丧失了主流地位,并裂变成大众文化、主导文化(以群体整合、秩序安定和伦理和睦等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和高雅文化的三足并立新格局.在这种一分为三的新的文化格局中,大众文化是作为主潮兴起和存在的.”①尤其是到了互联网时代,有了通信技术上的支持,有了电视观众的分化和其不同旨趣之间的博弈,大陆电视终于冲破藩篱,跨上了大众文化的高地.谈到大众文化,人们可能想到诸如“商品化”、“产业化”、“媚俗化”、“感官刺激”、“身体狂欢”之类的语汇.当然这忽视了大众文化的积极因素,像“对抗极权话语”、“重塑新型文化”以及带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励志故事等.但总体来看,这些语汇很大程度上概括出了大众文化的特征.作为现代化传播媒介,电视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因此有学者将其视为一种新型的大众文化.李良荣曾在公开场合讲过“电视生来为娱乐”,这一定让很多抱着电视理想主义的人不高兴,但其观点相当富有洞见,当今电视荧屏上的内容便是最好的证据.  相似文献   
80.
上世纪80年代还是计划经济年代,商业刚刚开始萌芽的状态,而走在最前沿的中国广告业更是如一个拓荒者一样,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模式可循。认识李谋也是缘于那个时期的电视广告刚刚进入启蒙阶段,广东作为商业经济开始的源头,广告意识在全国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