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082篇
科学研究   8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9篇
综合类   69篇
文化理论   79篇
信息传播   94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始终存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对立与交融。其中大传统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是历史学家的关注所在。而小传统则相对处在话语弱势与忽略之中。然而小传统下的世俗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 ,是没有被历史记录的另一条历史线索。将小传统纳入历史话语权力中 ,从而呈现历史与社会的全貌 ,是史学发展的新方向 ,也是现代历史学家面临的课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42.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使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不断衰减,并对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威构成消解。如何恢复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威,如何使传播内容和对象比较固定的高校媒体重现活力,已成为当务之急。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主流媒体话语权威不仅涉及主流媒体自身的生存问题,也涉及确保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导向,更涉及人类在精神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3.
在新媒体当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盛行的信息时代,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地位受到挑战,用户量由原来的大众普遍变成小众主流,主要集中在几万人的机关事业单位,而更多的报纸读者聚集到形式多样的新媒体线上线下。如果党报不从内容和形式上迅速改革,加速媒体融合步伐,作为主流媒体则将失去"话语权"。  相似文献   
44.
李劲松  陈亮 《培训与研究》2007,24(10):21-22
近年来,民生新闻犹如一股浪潮,席卷了全国的电视新闻界。民生新闻栏目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观众的面前。随着栏目数量的增多,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而要在竞争中生存,民生新闻栏目就必须提高栏目质量。本文就此提出了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以女性社会性别角色为切入点,运用权力话语理论,解读19世纪英国小说《简.爱》,探讨了女性作家在男权社会文化下的创作是不断挣脱男性权力话语的束缚,反抗男性话语霸权和推崇女性独立意识的矛盾过程。  相似文献   
46.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是儒家伦理和男权文化压迫下的"他者"。对女性"他者"存在的批判显示了张爱玲的自主性意识,对日常生活中女性的欲求和疯狂施虐背后变态自主的描写,彰显了张爱玲的女性自主性话语权。她的小说追求婚姻道德中的两性平等,改写了传统文化中主从、尊卑、太阳与月亮式的男女关系,解构、颠覆了传统的两性关系,在性别认同中建构女性平等的话语权。女性个人意识逐步增强,开始争取自我权利,实现个人价值和自我尊严,成为工具性和目的性相统一的主体性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47.
文尹 《师道》2007,(1):14-14
学校里“构建和谐社会”怎这么难?没喝过多少墨水的校长,在教师例会上竟诗情大发,引用名人之诗“牢骚太盛防肠断”以告诫老师们:不要随便对学校的工作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言下之意:工作你只有做的份,评判你没有话语权。新学期,又有几位老师悻悻离去。原因是不满学校的管理,时发  相似文献   
48.
49.
明太祖的权力话语在洪武朝形成强势,通俗文化成为其政策的一种特定表现.戏曲是当时主要的通俗文化形式.太祖多次颁布律令榜文,制定了一系列对戏曲影响很大的政策、禁令法规,这些政策与明太祖推行的道德教化政策相关,伦理倾向显然.太祖推行的教化论影响了戏曲的创作和搬演,使之适应政治教化的需要,甚至影响到明初的戏曲创作,使明初创作的戏曲成为"风化"载道"的政教工具.  相似文献   
50.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一种教师和幼儿共同的话语实践活动。在有些教师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话语权彰显得多一些;而在有些教师的教育活动中,幼儿的话语权彰显得多一些。福柯认为,话语不仅是一种实践,更是一种权力。一个个体在言说的同时,就是在实行着对听的“符号暴力”。如果在教育活动中,作为言和作为听的身份能够实行有效的互换和轮流,从而带有某种对话的意味,那么对话双方就是在寻求着一种在已有“前经验”基础上的“视域融合”。如果在教育活动中,话语实践出现了不对称,一方始终在言说,而一方不得不处于听的位置时,“话语霸权”就生成了,它就是作为强势的一方对作为弱势一方的话语入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