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4638篇
科学研究   94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01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5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537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何登保 《新高考》2004,(10):12-13
构思的发散性与行文的集中性。话题作文具有开放性,构思中要以限定的话题为思考中心,进行发散式思维。思维的触角可横可纵,可聚可分,可逆可顺,向四面八方辐射。不仅开拓了思维空间,丰富了思想内容,而且在对话题的多向思考中,寻觅独到的体验,使文章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82.
在美国,《独立宣言》是广受尊重的历史文件,其地位也许仅次于联邦宪法。《独立宣言》的原件珍藏于华盛顿国家档案馆,是美国的无价之宝;这样一份神圣的、庄严的文件,有谁能料到,其中竟有两处“缺憾”。  相似文献   
83.
语文深度学习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需要师生围绕适切的话题,与学习内容、言语情境、作者以及自己进行对话,对文本内容进行全新建构。话题的选择应指向言语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话题设计的策略有:整合琐碎点、揣摩空白点、发现矛盾点、聚焦疑惑点、关注生长点。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观点碰撞式话题报道作为一种较为引人入胜的报道形式,在网络、电视等各类非纸介质媒体上频频出现。观点碰撞式话题报道属于深度新闻报道的一种运作方式,具体来说就是透过一个具有争议的新闻事件或一种值得关注社会的现象,从受众普遍关心或可能关心的话题角度切入,通过见仁见智的思想观点的相互碰撞,对社会热点、焦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立体解析,从而获得信息含量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中学作文教学和中学生作文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社会上“新概念作文”的冲击,中考中连续多年话题作文的采用,打破了中学作文教学的沉闷,教坛吹进了清新凉爽的风气。这在作文教学中具有解放思想的意义,使之从格式化、序列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得以去探究更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6.
苗语有话题句。苗语话题句分为有词汇标记的和无词汇标记的两种。有词汇标记的话题句以句中语气词"ni33"为话题标记词。话题成分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句子成分、语法单位、语义内容均可做话题。苗语话题句有论元共指话题句、语域式话题句、拷贝型话题句等语义类型。  相似文献   
87.
自从2006年2/3期“作话题”开张以来,得到了考生的大力支持。在“作话题”陪伴着读一路走过几个月后.我们的读走向了高考考场.走向了大学.“作话题”栏目又将面对新一届的读。所以,本期在这里特对以前的“话题”作一次回顾:一则以示对支持我们读的深切谢意;二则可以让读能够欣赏到更多的佳作;三则是作为新一轮“作话题”的开端。 在此重申我们的观点:为了原样地供大家观摩、切磋.以便对章更好地炼意、炼词、炼句,我们只在可供推敲处加下划线并提出建议(括号内字).未对章作其他改动。[编按]  相似文献   
88.
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就某一主题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准确而又流利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是当前课堂教学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对此,本提出一条切实而有效的方法-“发表演说、。并就演说活动的组织,步骤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89.
两个渔人     
作文创新从立意中来 面对话题作文,只要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理解,拓展思维,就完全有可能获得新颖的立意。新颖的立意,是高考作文最为耀眼的“亮点”。  相似文献   
90.
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是难以估量的,如果被怀疑、轻视甚至忽视、桎梏,导致自卑、怯懦甚至放弃、封闭,即使是天才也会变得平庸。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创造时机,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适时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营造发挥潜能的氛围空间,才能使他们的潜能破壳而出,一飞冲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