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38篇
科学研究   8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6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宋金波 《中学文科》2007,(12):163-163
目前各地中小学普遍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为追求高评价性,师生家长造假现象普遍,大大削弱了评定的可信度。再加上有的测评人员或思想认识不到位,或师德水平低,或业务素质差,对工作持抵触、应付态度,严重影响了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何克服弊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质效?笔者试提几点建议,以期抛砖引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2.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将破坏国家的经济秩序,并损害投资者的长远利益。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动因、手段,并对具体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3.
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固然有其自身利益的驱动,但也和我国目前与证券市场有关的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督体系不完善以及证券市场上的其他参与包括证券公司,会计师事所等中介机构的不规范运作有很大的关系。要解决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问题,应在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健全与证券市场有关的监管制度,监管体系和监管手段,强化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外部约束。  相似文献   
24.
吴川  杨斌 《广东教育》2004,(7):61-61
近几年,南粤大地掀起了“创建教育强镇、教育强县(区、市)”的高潮,教育阵线出现了争先恐后“造强”的局面。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案头上,堆满了争上等级学校、创建教育强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预案。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造强”活动中,许多教育主管领导和学校领导做了许多扎实、有效的工作。所有这些,都为南粤教育的发  相似文献   
25.
一、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成因。近来随着某些L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频频曝光,在投资领域也掀起了轩然大波。众多股民大声呼吁:会计造假一定要遏制,否则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会严重扭曲股票的价值,扰乱资本币场秩序,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挫伤股民的投资积极性。有效治理的前提还要究其成因,那么会计造假现象为何屡屡发生又难以遏制?我认为从不同角度来看.原因有三点: 1、从公司角度来看:追求高额的造假收益,而违法造假所付出的代价较小,是造假的根本原因。为了获得通过正常渠道无法得到的超额利益,从资本市场上获取更多的资金,是某些公司挺而走险,肆意编造  相似文献   
26.
黄敏聪 《编辑学报》2020,32(2):232-236
学术发表偏差的存在使非阳性科学研究难以获得支持,并且滋生了论文数据造假的现象。注册报告制论文发表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学术论文发表机制,它不注重于论文的研究结果,而是把重心更多地集中于研究开展的过程。本文分析注册报告制的背景与内涵,阐述注册报告制论文发表的全过程,分析该制度与传统学术论文发表制度的优劣势,并归纳注册报告制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提出推动注册报告制在我国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中国广播》2007,(4):79-80
中国社科院2007年重点研究和谐社会建设重大理论问题;中科院重锤打击学术造假,整肃科学不端行为;中央电台有线收费数字广播在天津落地播出;中国广播网银河台入选2006年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国际台与“国家汉办”联手在土、埃、肯等国建立“广播孔子课堂”;“上海广播节目展播周”活动在加拿大举办.  相似文献   
28.
“十大假新闻”从候选的数十件篇目中票决产生。排名不分先后。按造假时间顺序排列。根据专家评选。“180万买辆宝马砸着玩”荣膺“2004年最假新闻奖”。  相似文献   
29.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制度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会计造假泛滥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制度根源,并提出从转变政府观念、加强监管、避免“政策市”等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文凭造假事件屡屡发生,不仅在中国早已形成气候,而且还有不断向国外发展的趋势。比如去年11月间,曾有50名中国学生因为涉嫌造假,被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开除;今年4月,又有数百名中国学生在法国涉嫌买卖文凭受到警方调查,极大地损害了中国学生的群体形象。这种现象,固然与涉案人员的品质有关,但是从整个社会的导向来看,也有值得反思之处。改革开放伊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