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7725篇
科学研究   26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199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19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589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556篇
  2010年   509篇
  2009年   530篇
  2008年   647篇
  2007年   619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556篇
  2003年   531篇
  2002年   605篇
  2001年   372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毛泽东与新中国道德典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是新中国道德典范建设的发起者、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他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从现实中提炼出富于时代特色的道德典范,将道德典范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道德典范的辐射力和凝聚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82.
生命视野中的道德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就道德教育而言.必须转变规范式道德的观念.认识生命在道德中的本体价值.确立道德的生命性.并以此为基础.使道德教育成为生命化道德教育.生命化道德教育以尊重生命为前提.以追求生命的完善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遵循生命化原则、叙事性原则、体验性原则、生活化原则和主体间的交往原则.  相似文献   
83.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最近,党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一举措,对我们贯彻落实江总书记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有重大意义。只有德法并举、标本兼治,才能保证我们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为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历史使命,而“四有”新人的根本特征就是具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德,即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高等学校学生的素质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国家公民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才能使高校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威权性的道德教化是中国传统道德教化的基本特征,个体生命被遮蔽在神圣的“(天)理”之中,“人”被遮蔽于“民”的身份之中,纲常名因之而成为“吃人”的教化。从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教化思想的出现,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现代性教化的艰难启蒙一步步走向深入,在发现了“吃人”的礼教的同时,也发现了“人”。  相似文献   
85.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的大变革、大转型时期。这种源自社会存在深处的转型,必然使得原先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伦理规范极大地丧失原有的整合功能,并在人的心中造成很大的震撼。造成“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既有历史因素的延伸,也有现实因素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86.
后进生又叫问题学生,有些人又称他们为“差生”,通常是指那些思想上不求上进,行为习惯差,学习不努力、学习成绩欠佳,缺点较多的学生。从学生品德发展与智力发展方面分析,有的学生行为习惯和纪律差,道德观念模糊,常有打人骂人现象发生,甚至做有违社会公德的事,这类学生称为道德品质上的问题学生,这类学生如果不及时转化,  相似文献   
87.
苏联解体之后,社会转型的震动给学校精神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为了承担起特殊历史时期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的使命,俄罗斯学校精神道德教育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学校精神道德教育机制的转变带来了精神道德教育指导理念、课程及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精神道德教育改革上述策略带来的价值正负及价值大小还需要假以时日细心研判.  相似文献   
88.
议“家庭”在道德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探讨家庭在德育中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出发,辨析了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内涵和外延上的不同,并从时代特征出发指出了与传统德育相比,现时家庭德育在内容上产生的新特点和需求。最后从四个方面向父母提供了实施家庭德育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9.
雷淑媛 《辽宁教育》2002,(10):20-22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体公民道德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0.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际隔离成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需要面对的普遍性问题。从信任危机角度引发人际隔离背后深层道德困境等根源的现代性诠释,从强化道德教育、构建社会互动机制、培育社会信任文化等方面,阐述重建社会信任的适当路径,以期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推动信任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