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2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陈有春  刘军 《职教论坛》2005,(25):58-60
邹韬奋在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股主任时,对职业指导进行了关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指导思想.他厘定了职业指导的内涵及范围,明确了职业指导的重要作用,指明了职业指导的实施方法,强调了学习外国先进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等.他的思想在我国职业指导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2.
从《读者信箱》专栏解读邹韬奋办刊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韬奋在《生活》周刊上设立的《读者信箱》专栏,最大的特色是不断改革创新;联系群众,动员群众,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好准备,是《读者信箱》的灵魂;全心全意为最大多数民众服务是邹韬奋办刊精神具体实践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43.
今年是邹韬奋诞辰110周年。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出版家、政论家,杰出的新闻记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报思想和职业作风。即使在今天,他身体力行的“三贴近”作风对于当代传媒人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4.
陈媛媛 《青年记者》2022,(3):105-106
抗战时期,爱国报人邹韬奋面向整体文化素质有限的普通民众积极开展情感动员.在报刊宣传实践中,为唤起民族主义情感,坚定民众团结抗战的决心,他采取了以"惨"唤情、以"恨"聚情、以"史"诉情的情感动员策略积极调动民众的抗战决心与士气.事实证明,其情感动员确实对民众的认知、行动与心态产生了实际的功效,助力了中国抗战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在丰富的办报实践中形成了深刻的新闻出版思想。本文对邹韬奋的新闻出版思想进行了梳理,从中总结出了八点结论。  相似文献   
46.
张苗  张长乐 《新闻世界》2012,(8):186-187
邹韬奋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在中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的一笔。本文以其主编的“生活》为分析对象,探讨其办报特点。  相似文献   
47.
邹韬奋画像     
六十六年前,生活书店同人曹辛之第一次为邹韬奋先生绘制了这幅油画肖像,在画面的右下方还钤了作者"曹吾"的名章。曹辛之,别名曹吾。1940年,他跟随李公朴从延安到重庆,在生活书店的《全民抗战》编辑部工作。抗战胜利后,1946年  相似文献   
48.
洞察读者心理,关注读者需求,这是报人的办报宗旨,也是一张报纸立足于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的关键所在,占有读者便是占有市场。在坚持正确导向和健康格调的同时,调动读者参与热情,《读者来信》专栏、专版作为一种直接的手段备受青睐,被广泛采用。在我国,报纸编辑每天都要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来电,按其内容可粗略划分为以下五类:1.批评、投诉和问题反映。各报编辑部收到的来信、来电绝大  相似文献   
49.
邹韬奋有着自成体系的职业教育思想,并立足于职业教育指导的实施。他的职业教育理论极大地弥补了当时中国职业教育的理论缺陷,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缪霖薇 《出版参考》2013,(16):52-53
三联书店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简称,它集出版、发行、销售三位一体。其前身是现代新文化运动的先辈邹韬奋、徐伯昕等人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1948年,为迎接新中国诞生,三店在香港合并,正式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三联的出版编辑部门与人民出版社合并,虽然仍用三联书店名义出书,但发行部门并入各地新华书店。直至19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