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2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正>在中外文学史上,有不少作家精益求精不厌百回修改文章的故事,也有不少铁骨铮铮的文士拒改一字半句的佳话。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问题日益受到各地新闻媒体的重视。特别是经济报道,更需要注重报道的人性化。我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邹韬奋说:“对报刊的角色定位,即报刊是公众的讲坛,是与大众平等交流真正为群众服务的机构。”新时期下,无论报刊、广播还是电视、网络,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更应时刻想到为大众服务。经济报道的人文关怀,就是体现在对受众负责,报道群众必须知道的事情、  相似文献   
63.
历史的呼声     
京文 《新闻与写作》2005,(12):32-32
这幅“一二·九”运动的经典画面,被邹韬奋先生用作《大众生活》第一卷第6期(1935年12月21日)的封面。照片记录的是当时学生在群众大会上讲演的场景,主人公是清华大学学生陆璀。陆璀被捕后,埃德加·斯诺以《中国的贞德被捕了》为题在美国报纸独家报道了这一件事,从而使该事件名传遐迩。历史的呼声@京文  相似文献   
64.
韬奋先生的一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邹韬奋先生挚友、生活书店创办人之一徐伯昕(1905-1984年)先生未完成的遗稿,全文只写到韬奋弥留之时,写作时间大致在上世纪40年代。这是一份极其难得的文稿,提供了重要的传记材料,对于学习韬奋精神有很大意义。经徐伯昕的公子徐敏整理后由本刊发表。  相似文献   
65.
今年7月24日是新出版事业的开拓者、杰出的爱国民主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邹韬奋同志逝世60周年,特载《民主先锋出版模范邹韬奋》一文,以示我们重庆新闻出版工作者对这位先躯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66.
父亲的嘱咐     
2004年7月24日,是我父亲邹韬奋逝世60周年的纪念日. 60年前的清晨,上海医院的一间病室里,寂静无声,只听见妈妈低低的哭泣声.父亲静静地躺在床上,嘴里颤颤的抖动,似乎还有话要说,但已经发不出声音了.  相似文献   
67.
邹韬奋——永远立于大众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韬奋的名字在新闻界和出版界已如雷贯耳,目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有三项奖:韬奋新闻奖、韬奋出版奖、韬奋新苗奖。毛泽东同志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  相似文献   
68.
1940年7月,我在重庆读书生活出版社工作时,总经理黄洛峰同志根据周恩来同志“鉴于国民党反动派反共逆流十分猖獗,为保持革命的出版力量,加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出版工作”的指示,经和邹韬奋、徐伯昕、徐雪寒等四人共同商定,三家书店决定尽早各派一代表,先到太行办一个华北书店。而后再各派一个代表到延安,再办一个华北书店。先到太行的人员很快定了下来,即生活书店派李济安(李文)、新知书店派陈在德(王华)、读社即派我(原名赵子诚),并各筹措一部分纸型和资金,由李文为负责人,当即于1940年8月上旬,告别了重庆总店,经三个月的辗转跋涉,于194…  相似文献   
69.
20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国统区,思想文化异常活跃,涌现了大量刊物。《生活》周刊就是其中的代表。其主编邹韬奋作为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经历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到无产阶级立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急剧转变。《生活》周刊的办刊方针也由“有趣味有价值”的以职业教育和职业修养为内容的刊物转变为“新闻评论性质的周报”、“主持正义的机关”,在抗战时期的上海处于舆论的先导地位。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