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7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一、古诗教学中的配乐朗读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古诗占有的篇目虽然较少,但都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古诗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寥寥数语,便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并蕴含着无限的深情,这也是经典诗文作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2.
根据歌辞与音乐产生先后的不同,唐诗的入乐可分作由乐以定词、选词以配乐与因诗以作曲三种情况。不管何种入乐方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唐代文人与乐人互相成就的关系;而且同一曲调的不同歌辞,有时还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入乐。唐代的宫中集体创作多以生产入乐歌词为目的,歌词与乐曲往往差不多同时创制,故而要求歌词与音乐双方能够很容易地匹配起来,使得讲求声律、极易入乐的近体诗在唐代成了一代乐章。  相似文献   
133.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突飞猛进的发展,电视机早已成为家家普及的电器,人民群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对于电视专题节目来说,其中的电视内容和音乐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因素,电视音乐就是这两个因素的交叉产物,随着电视产业的发展,电视音乐也变得越来越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4.
毕九洋 《新闻窗》2014,(5):53-53
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音乐可以帮助人们很好地舒缓解压,还能陶冶情操,对人们身心有益。而对于目前注重视听兼备的电视新闻来说,受众群体的逐渐扩大,受众群体的要求逐渐增多这一现象也使得电视新闻的发展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这个时候配乐就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适当地加入音乐会大大增加观众的趣味性和可看性,特别在专题报道中,合理适当地加入音乐会起到很好的渲染效果。本文就电视新闻配乐的作用及其注意事项展开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35.
音乐作为电视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是电视专题节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促进文化传播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电视专题系列节目《古往今来话包头》为例,阐述了电视专题节目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通过运用音乐,形成不同的表现作用,从而使节目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6.
137.
配乐是电视节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配乐可以整体提升节目的质量,并且更好地烘托节目的氛围,相反不好或不合适的配乐会影响节目的整体质量,使节目的整体感到不协调.所以选择怎样的配乐,何时接入配乐对一档节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今年最火爆的节目《奔跑吧兄弟》的配乐使用进行分析.探讨节目中配乐使用的心得与感悟.  相似文献   
138.
朱咏东  王晓默 《今传媒》2015,(3):122-123
电视是一种声音与画面共同作用而成的艺术,画面与声音在电视节目中是同等重要的,好的配乐可以提升节目的整体质量,而如何在节目中发挥配乐的作用,使其得到最大的发挥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本文通过浅析电视节目配乐的功能及应用的分析,着重探讨实践工作中电视节目配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9.
教学本文的导语可采用配乐诗歌朗诵法。设计理念:采用配乐诗歌朗诵法,可以在上课伊始就营造一种氛围,把学生引到文本的意境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导入过程:上课一开始,播放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长征》组歌的乐曲,烘托气氛,  相似文献   
140.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作家柯灵的散文《巷》。开始,教师配乐朗读,把学生们引入清幽的意境。应该说,教师安排的这个环节还是很不错的。接下来,教师教学生认生字、词,给课文分段。之后,教师提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其中一个问题是“你们说,小巷美不美?你们喜欢小巷吗?”在众多的听课教师面前,学生们表现得很“乖”,异口同声地说“美”,说“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