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75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65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7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晚报正日益丧失那些曾使它兴旺繁荣的因素.最糟糕的是一些原本认为是晚报“天生”的优势斗转星移竟成为劣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2.
集团党委提出“做优做强晚报”的战略思路.晚报编委会进行了充分讨论并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认为集团为应对目前重庆报业市场竞争需要而采取的这一战略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相似文献   
993.
毕克勤 《新闻导刊》2006,(4):I0003-I0003
8月23日,集团在晚报会议室召开“加强人才建设,推行‘导师制’”现场交流暨研讨会。来自集团11报1刊1网及直属新闻部门的负责人结合自身实际,对如何借鉴晚报“导师制”和“辅导老师制”(以下简称“两师制”)的先进经验,加强本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4.
当今报业市场的竞争,已经基本奠定了日报、晚报、都市报三雄逐鹿的格局。近十年来,晚报这被称为报业老大哥的报纸品种随着报业市场的激烈变化而不断进行自身调整。而近年来有一些声音指出晚报在新兴报业市场中存在不适应性,他们认为种种原因导致了晚报的“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995.
地市级报纸受所处环境的制约,舆论监督常常是“力不从心”,群众形象地说:“打苍蝇多,打老虎少;打死老虎多,打活老虎少。”但2003年《南阳晚报》的一篇曝光报道,就打死了一只“活老虎”,不仅改变了群众对地市级报纸舆论监督力度的看法,也引起了南阳晚报人的思考,被南阳报人形容为一次“新闻事件”。时至今日,这篇报道对南阳报业所产生的冲击波仍没有消失。  相似文献   
996.
“做党和人民喉舌,用新闻创造价值,靠创新谋求发展”是威海日报社在改革中提出的报业发展新思路。“做党和人民喉舌”是报社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用新闻创造价值”是《威海日报》、《威海晚报》的办报核心理念,“靠创新谋求发展”是报社不断前进的动力和保证。这三句话既是对威海日报社近两年来一系列改革发展实践的总结,也是报社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方向和指  相似文献   
997.
一1994年元月1日《平顶山晚报》创刊时,便设立“热线电话”栏目,每天筛选三条左右有典型性的读者来电刊发在一版。针对反映的问题,记者帮助读者奔波,一有回信,便以“热线回音”的形式反馈。1999年,“热线电话”栏目挪至二版,易名为“读者热线”,占据1/4版面,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  相似文献   
998.
出于创收的冲动,自2003年以来,《鄂东晚报》报社内部达成以曝光当事方丑闻的方式强拉广告的默契。为此上下通力配合,形成了一条报社领导——记者——受要挟单位的“媒体腐败食物链”。报社的做法固然匪夷所思,受要挟单位的“逆来顺受”也令人侧目  相似文献   
999.
周书养 《今传媒》2005,(5):16-17
自从我采写了《孙武胜,讨工钱讨得出了名》之后,孙武胜就一直被众多媒体持续关注着,就连中央电视台对他都进行过十几次的采访报道。我也因采写此稿获得陕西新闻一等奖、中国晚报特别报道奖、全国省级都市报一等奖。我与孙武胜的“双赢”引起了很多同行的关注,有人问我是怎么发现孙武胜的,我说,我发现孙武胜是因为他的性权利”。  相似文献   
1000.
王金 《青年记者》2005,(3):67-67
元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以“失衡的媒体”报道了湖北一家晚报记假新闻工作之名对存在违规收取学生费用的学校进行明目张胆地索取高额钱款的事情,看后令人咋舌。这倒不是因为那些记勒索钱财的现象,而是那些参与调查学校违规乱收费的记在得到数额不等的款项后,竞将本该为群众减负的呼吁之声变成了为学校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