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1897篇
科学研究   30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42篇
综合类   125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4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汝鸣 《新闻世界》2004,(10):75-75
“错了!”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有人认为我搞错了。因为,人们在删改新闻稿件中,通常是说“忍痛割爱”,意思是说为了使章更加精炼,更能突出主题,或由于版面限制,不得不忍痛删除自己作品中的某些“得意之笔”。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这种删除本来就应该称作“忍痛割赘”。  相似文献   
22.
浅谈隐性采访的媒介自律与法律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隐性采访媒介自律的重要性。隐性采访,又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新闻记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运用摄像机、录音机或照相机等工具,秘密地获取新闻事实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林新华 《新闻传播》2004,(12):45-47
在新闻从业队伍中,地市报(本文不含直辖市和省级市的地市报)记者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并不缺乏素材,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资源。但是对于地市报记者而言,他们同样有一个苦恼,基层素材虽多,但身处一地,受地域限制,很难能写出有全国影响的文章。的确,相比于新华社等一些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而言,地市报记者缺乏动辄就能形成全国影响的大新闻素材。但缺乏并不表示就没有,并不就意味着地市报记者不能写出有全国影响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24.
《行政许可法》实施后,有些政府部门和官员并不甘心失去权力,因此需警惕新一轮的权力扩张冲动  相似文献   
25.
与普通行业相比,垄断行业不仅工资水平偏高,而且工资增长过快。二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继续呈日益扩大之势  相似文献   
26.
隐性采访的双重制衡--法律限制和伦理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阳 《今传媒》2005,(2):20-21
一隐性采访又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运用摄像机、录音机或照相机等工具,秘密采获新闻事实的方法。隐性采访的基本特点是:其一,记者隐去了真实的身份出现在新闻现场,即隐性采访是记者带有主观故意的行为,这与采访不期而遇的目击性新闻有所不  相似文献   
27.
因为信息内容的特性.地方电视新闻的传播很难跨越地域限制.像娱乐节目那样产生全国影响。但是.各地民生新闻的高收视率,说明地方电视新闻同样可以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28.
施爱春 《传媒观察》2005,(12):10-12
中国报业加快了联姻打造新报纸的步伐,南方与北方联姻,东部与西部牵手:南方报业与东方早报合作失败后,迅速一路北上,短短的几个月,南方报业集团与光明日报报集团合作创办的新京报在北京横空出世。新京报是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第一家试点单位,它的登场亮相意味着以资本为纽带打破地域限制的联合办报将成为中国报业改革的一个主攻方向,传统意义上的报纸部门所有、地域所有的条块分割模式开始破冰,所以有人说“新京报一小步,中国报业一大步”。  相似文献   
29.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传播渠道变得越来越广泛,其中新闻传播是一个主流的传播方式。作为新闻记者来说,是具备对新闻的采访权的。简单来说采访权主要指的是新闻记者以传播信息来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在遵守法律相关法规的情况,进行信息的采集,利用自主的方式来对其采访对象进行调查,最终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知识。在本文当中,针对于记者在采访过程当中所具有的采访依据、采访的限制以及最后采访的保障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推动我国记者采访权在我国法律当中的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30.
宋亮 《教育》2011,(3):37-38
2011年1月初的上海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递交提案呼吁“弹性入学”——“连高考对学生都不做年龄限制了,在小学生入学年龄上的‘硬杠杠’也该改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