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1776篇
科学研究   463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91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周敏 《出版广角》2016,(14):6-8
本研究尝试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网络媒体给大众传播模式带来的变化;受众对信息的消费方式和对不同信息媒介的态度,以及由此决定的传统媒体的重新定位;传统媒体对网络媒介的使用,以及网络在媒体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提高农村薄弱中学高三物理复习的实效性的关键在于"双基"突破与学生"内驱力"重拾,从而形成物理观念与科学思维核心素养。"第零轮"复习校本作业的开发与实践,从农村薄弱中学学生学情出发,立足基本知识与能力突破,夯实高三物理基础,引导学生有序、有效、自主的复习,达到突破瓶颈,重拾信心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43.
本文在文献[1]设定前提之下,即假定主引导分区中的数据从头到尾全被破坏,而其它扇区中的数据均完好的状态下所进行的彻底修复,针对该文的缺陷,出一个新的通用算法。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零器网络拓扑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有向图法,得到了零器网络不定导纳矩阵一阶、二阶代数余子式的拓扑公式。  相似文献   
45.
“如果把企业看作一台机床,我们每个人就像机床上的一个零件。只有每个零件过得硬,企业才能高速高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全国劳模、齐齐哈尔北京机器有限责任公司,“杨承忠班”班长朱立彬,不仅自己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并且,还带出了一支技能过硬的全国先进班组团队。朱立彬,也被誉为:[编者按]  相似文献   
46.
该文用李雅普诺夫(Liapunov)的第二方法分析了一类三阶非线性微分系统x φ(x)f(x) g(x) h(x)=0(1)零解的稳定性。在常系数线性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变换找到该系统的等价线性系统,采用线性类比的方法构造出合适的李雅普诺夫函数,从而得出了这个系统的零解是渐近稳定的一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7.
针对液压泵在试验中成批出现零流量压力急剧增大的故障现象,从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出发对其进行分析,找到了故障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故障有效排除,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中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48.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因受中英两种不同文化思维影响而产生的学生在英文写作上的句子形合(hypotaxis)障碍作了实例剖析和理论探讨,从文化思维冲突的角度,从理论上探索了学生写作英语句子存在的形合障碍问题,为改进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49.
设G为有限群,a是G的一个对合自同构,若O2(G)∈Sy|2G且a在G/O2(G)上诱导一个无不动点的自同构,那么O2(G)在G中有a-不变的补子群H,并且在某些条件下G是幂零群。  相似文献   
50.
老画家吴冠中提出"笔墨等于零"之说,引发了二十世纪末最大的水墨文化大论辩,至今未息;他称得上一位中华民族的"孝子",他的艺术根基是西学,他是以"西体中用论"的世界眼光看待水墨文化中的"笔墨";如果"笔墨等于零"的初衷是为了水墨艺术发展而进行的呐喊,则是一剂开错了的药方,只能是画家创作中的一种感受;当我们对吴冠中先生的"笔墨等于零"之说进行文化批判时,有必要对论辩的自身效果进行反思,倘若以"文明多极论"的世界眼光看水墨,对于传统中国画、现代水墨画,以及笔墨问题的研究,视野会越来越宽,探讨也会随之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