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17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343篇
教育   15415篇
科学研究   1851篇
各国文化   154篇
体育   1108篇
综合类   537篇
文化理论   293篇
信息传播   5353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664篇
  2014年   1868篇
  2013年   1930篇
  2012年   2700篇
  2011年   2799篇
  2010年   2072篇
  2009年   1817篇
  2008年   2168篇
  2007年   1157篇
  2006年   990篇
  2005年   1146篇
  2004年   726篇
  2003年   435篇
  2002年   419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439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后来更名为《新青年》。虽然当时陈独秀也信心十足地对“亚东”老板汪孟邹说,只要杂志办成,只需十年八年功夫,就会对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影响,推动中国人思想观念与文化风气的变革,①但或许他也没想到,这个杂志会在短短几年里风靡全国,并对当时的社会以及中国今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邱存双 《新闻窗》2005,(4):36-37
《贵州日报》7月4日7版《读者天地》刊登了“旧州古镇亟待保护与开发”的记者调查。见报当天,省老领导王朝文同志对此文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愿意与作者一道共同关心旧州古镇的保护与开发问题。7月6日,香港一家公司老板托人连续6次给作者打来电话,索取开发旧州古镇的相关资料,表示愿前往考察投资。  相似文献   
993.
清代档案的编研往往离不开文件真伪等有关问题的考证。文件年月日期、作者和收文者,有的缺少交待或交待不清,内容涉及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有时也会缺少说明,事件的起因、过程、结局,文件中往往缺少记述。总而言之,几乎每篇都有需要考证之处。  相似文献   
994.
时统宇 《新闻传播》2005,(11):20-21
“新闻怎么写,怎么写新闻”是我们这些新闻学研究者和教学者时常要回答的问题。然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轻松,因为这个问题的影响面太大了,情况太复杂了。在当下藉着各种媒介,涌入干家万户的“海量新闻”之中,每一条新闻背后的作者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尝试着运用各种技巧,希望受众愿意读(听、看)、能够读(听、看)、甚至读(听、看)了再读(听、看)。  相似文献   
995.
新闻时评是一种针对媒体所刊播的新闻事实和社会上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发表作者观点的新闻评论,是媒体阐述立场观点、影响引导舆论的“旗舰”。它针砭时弊、形式自由,不仅有信息含量,更有思想深度,因此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  相似文献   
996.
朱农 《出版史料》2005,(4):75-75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一书,1919年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到1930年共印行了十五版。1929年收入“万有文库”出版时,经作者提议,书名改为《中国古代哲学史》。1958年台湾商务印书馆重印此书时,作者为此写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台北版自记》中说:“我的意思是要让这本《中国古代哲学史》单独流行,将来我写完了‘中古思想史’和‘近世思想史’之后,我可以用我中年以后的见解来重写一部‘中国古代思想史’,我不预备修改这本《中国古代哲学史》了。”  相似文献   
997.
悉心翻阅该书,透过平实的语言,我们读懂了三个特别:一个特别的群体,一位特别的人,一本特别的书。  相似文献   
998.
2006年9月,我的朋友王佩(杭州网副总编)被公派去英国诺丁汉读MPA,行前,我向他建议,在英国对名的小报联太阳报》多加考察,回来写一本解密《太阳报》的书。此前,我和他曾经多次谈起杭州的报纸,并对《都市快报》在杭州的成功作了一番分析。结果,有天深夜,他在MSN上和我说“我发现《太阳报》就是另一份《都市快报》。”为什么这么说?王佩解释是说在不遗余力讨好读和吸引读这一点上,这两份报纸几乎如出一辙,都表现出相当努力的样子。而在大多数报纸那里,亲近读都在很大程度上停留于一种姿态,未能真正地“放下身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9.
郝志强 《青年记者》2007,(11):79-79
美国企管书籍的作者史密斯和马肯,在“训练与发展”(T+D)杂志上大声疾呼,企业主管应该避免三大通病:自大、求快、忙着找答案,减少踩到这些地雷的机会,工作表现便会越佳。  相似文献   
1000.
周树雨 《青年记者》2007,(13):31-31
当我得知《青年记者》今年65岁的时候,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