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1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论述了社会知觉偏差对班主任工作的影响以及班主任怎样正确对待社会知觉偏差,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32.
王凯 《中国广播》2009,(6):17-19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时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本文试图从“受众体验”、“首因效应”、“移情”与“逆反心理”等受众心理现象的分析入手,探讨信息时代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扩大媒体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3.
<正>"课堂评价"被运用到今天,大多语文教师或多或少已掌握了一些方法,但并未认识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必须从学生深层次需求出发,即满足"视阈融合"和"精神互通"的需求。这里的"视阈融合"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教师  相似文献   
34.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他们伴随大学生生活的各个阶段,是影响学生最广泛的职业群体,但是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经常感觉到,学生对第一任辅导员的印象往往最深,感情也最好,这就是我们管理学中提到的首因效应.本文利用首因效应理论谈辅导员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35.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心理效应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重视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并努力发挥其积极的方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首因效应、南风效应和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潜能生的作用上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6.
林艳 《四川教育》2006,(1):39-40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建立起融洽、信赖的伙伴关系。 2.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有趣的数学知识。 3.感受本期所学知识的趣味性,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4.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  相似文献   
37.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心理期待,促进后进学生转化,提高学习成绩.具体做法是利用"首因效应",形成强烈期待;以心理暗示,形成角色期待;以目标激励,形成正确期待;让学生积极参与,形成成功期待.这样促成学生的进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8.
教师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正刚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Z1):136-137,135
教师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需要,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管理的艺术,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和造就一代新型体育教师,为此对教师提出十点要求.  相似文献   
39.
《青年教师》2008,(6):32
提到乔·吉拉德大多人并不陌生,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曾经连续12年荣登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销售的第一宝座。他同时也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演讲大师,曾为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精英做精彩演讲。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乔·吉拉德还有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40.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认知领域中重要的心理学现象,指的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又称为系列位置效应,它对人们学习认知和人际交往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剖析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这两个重要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针对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的工作特点,提出在工作中合理利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创新工作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