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0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045篇
科学研究   478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70篇
综合类   744篇
文化理论   118篇
信息传播   1765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77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925篇
  2013年   918篇
  2012年   1306篇
  2011年   1450篇
  2010年   1117篇
  2009年   1109篇
  2008年   1021篇
  2007年   906篇
  2006年   633篇
  2005年   637篇
  2004年   745篇
  2003年   697篇
  2002年   696篇
  2001年   610篇
  2000年   320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51.
任何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的基本依据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党的历史方位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必须从现实出发来对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如此,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不仅在现实实践中得到实现、检验与发展,而且对象世界也才可能得到有效的改变,人的现实生活境遇才可能因此而变得美好起来.  相似文献   
153.
"文化大革命"不仅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而且完全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更与时代潮流相违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出现了很大的失误,这为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5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其实质性的内容包括:1.实践概念的科学含义;2.实践功能的科学阐释;3.实践形式的科学划分。三者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第一点是基础,第二点是核心,第三点是深化。  相似文献   
155.
本分析了历史上出现过的三种人生价值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同三种人生价值观的根本区别,以及共产党员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提出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6.
为了更好贯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推动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有效整合校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资源,“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近期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程恩富教授兼任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文轩教授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57.
实践范畴在西方哲学传统中有特定的内涵。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把实践排除掉宇宙学和生物学意义而确立为人类学范畴,“动物……没有实践”…㈣㈣,“实践就是幸福,义人和执礼的人所以能够实现其善德,主要就是在于他们的行为”,显然,实践作为Eupragia(正确的行为)主要是指与生产劳动相区别的人的道德行为和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158.
高校为什么要实施、大学生为什么要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关涉到高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国家培育接受其意识形态主张的接班人,培养能够融入社会、建设国家的合格成员,必须明确告知受教育者它的价值取向及其社会规范;大学生要成长为能被国家和社会接纳的心智整全的“成人”,在接受专业技能知识之“戎才”教育的同时,必须认真修读富含国家价值主张、基本信念和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具有顺应社会教化规律的合法性,也具有维护社会健康发展、促进大学生成长成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9.
建国以来,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其中存在两个规律:一是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始终是与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相一致的,二是在每一时期的课程体系中,都有一门居主导地位的课程,其它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它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6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家风、家教、家训作了系列重要论述,由此形成了习近平浓厚的家国情怀理念。从来源或基础看,习近平丰富的个人实践经历、崇高的人生理想抱负,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继承和创造发展,是"家国情怀"形成的内外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看,习近平的"家国情怀"理念,深刻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芒,以及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人生价值论和人民群众观。全面探析习近平"家国情怀"理念,就是要深入挖掘其核心意蕴和当代价值,以此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提供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