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73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61.
苏丹 《科学中国人》2006,(11):105-105
20世纪是物理学辉煌的一百年。其间物理学的领头军是基本粒子物理学。作为带头的大科学,基本粒子物理学的迅猛发展,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它带动了物理学其他分支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2.
At a meeting on February 10,the State Council finallygave the green light for aproposal to upgrade the Beijing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 (BEPC)at the CAS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IHEP).According to a news releasefrom IHEP, the government will in-ject a total of 640 million yuan($77 million) to renovate the project,dubbed as BEPCII, which is sched-uled to complete in five years. Thiswill enable the BEPC to maintainits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field.The BEPC, which was p…  相似文献   
63.
中国和日本两国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内的合作与交流可以追溯到40年前。1957年,随日本科学代表团访华的渡濑让和关户弥太郎教授应邀访问了中国云南宇宙线高山站。此后,两国科学家在一些国际学术会议和活动中便有了经常的接触,如日本物理学家应邀参加了1964年和1966年举行的北京科学讨论会和物理讨论会。1977年,高能物理所首任所长张文裕教授率团访日,与日本同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从此,开创了中日两国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内全面合作的新局面。两国政府也十分重视这种合作。从80年代初至今,中日宇宙线研究的合作一直…  相似文献   
64.
《学会》2006,(9):14-15
<正>丁肇中教授,1936年2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安阿伯镇,原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7年起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7年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土。现在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74年,因为发现了J/ψ粒子,他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  相似文献   
65.
科技期刊的作用不仅为科研人员发表学术成果提供园地,为学术论文交流拓宽渠道,更重要的是要引导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和科研方向。所以,搞好科技期刊的定位,在坚持高学术水平、高社会效益标准办刊的同时,坚持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宗旨,也是科技期刊的使命。  相似文献   
66.
本文概述了第17届轻子光子相互作用国际会议(LP’95)的盛况,简要介绍了近年中国高能物理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充分说明了高能物理学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7.
苏丹 《科学中国人》2006,(6):101-101
20世纪是物理学辉煌的一百年,作为前沿学科的粒子物理又称高能物理, 从问世以来的半个世纪发展迅猛。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才有自已的高能物理实验基地,中国科学家开始登上高能物理的世界舞台,郑志鹏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68.
《发明与创新》2006,(8):24-24
中美两国科学家将联手在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进行大规模的粒子物理实验。这项耗资近5000万美元的实验是中美两国迄今最大的基础科学研究合作项目。主持这个项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陈和生说“:国际合作组将在大亚湾核电站附近设置3个探测器进行中微子测量,将在2008年建成隧道,2009年安装探测器,2010年开始获取数据。”根据计划,中方将投入1.5亿元人民币(约合1870万美元),负责基本建设和建造一半探测器;美方投入2500万至3000万美元,负责建造另一半探测器。中微子作为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粒子,在最微观的粒子物理规…  相似文献   
69.
宋汉晓 《留学生》2016,(4):24-27
人物简介高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常委,致公党北京市副主委,北京市侨联副主席。1978年夏天,高杰如愿以偿地考进了清华大学。到清华后的第一堂体育课是跑步。体育老师带着大家跑出了校园,经过田野,到达了终点圆明园。那一片断壁残垣,那些留在废墟上的颓败和伤痕,给17岁的高杰留下了直观而深刻的印记。"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如何实现知识分子的价值?如何通过知识报国,  相似文献   
70.
On late afternoon July 19, 2008, researchers at the CAS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IHEP) in Beijing produced the first collisions in the upgraded Beijing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 (BEPCII).The feat was observed in the brand-new associated dete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