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86篇
教育   1236篇
科学研究   363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6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构建现代信息服务中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论述了南开大学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构建人文精神的具体做法、体会与收效。  相似文献   
122.
一流大学不仅要国际化和标准化,而且要特色化和个性化。特藏是体现图书馆及所在高校文化传统和特色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分析和论述境内外四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建设,较为全面地观察和总结了近年来特藏发展的方向和流变:许多图书馆或创建内容丰富、形式活跃的“新特藏”,以凸现本校本馆特色,支持重点学科发展;或致力于发掘传统的“老特藏”,以梳理馆藏流变,彰显人文内涵和历史传统,传统意义上以“善本”为核心的特藏概念被扩大了。特藏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揭示和打造其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3.
本文从哲学方法论角度对业界图书馆精神的研究与争鸣现象进行了反思,认为学术研究与争鸣应首先明确论题中的主要概念,遵循逻辑学基本原理;要应用联系与发展的历史观与唯物辩证法去思考图书馆精神研究现象,从现象中把握本质。文章在明确了“图书馆精神”诸概念与揭示了业界图书馆精神研究的本质的基础上,对程焕文、于良芝的图书馆精神理论进行了评析,并对黄俊贵与程焕文的图书馆精神争鸣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黄俊贵的论点做了简要批驳。  相似文献   
124.
学术良知是学术理性的首要内容,是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紧密联系的。学术期刊的启蒙作用主要体现于三方面:引领学科发展,不断推出学术精品;弘扬科学精神和学术理性,反对功利学术;倡导学术自由与民主,繁荣学术研究。对于前二者,《中国图书馆学报》都做得很出色。建议该刊增设"学术专论"等栏目。  相似文献   
125.
依据发文量和被引量两个计量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测评<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2006年的核心著者.  相似文献   
126.
略论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简述,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衡量标准,并从人本管理、学科馆员制度、信息化建设、知识联盟、品牌战略等方面探讨了提升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7.
电子资源大量涌入图书馆,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高校图书馆对电子资源的进一步加工整理促进了电子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所有可收集的信息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编目系统,形成实体与虚拟两类信息资源集成的目录环境是高校图书馆组织整理资源的最高境界.本文就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编目的内涵、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28.
我国学术期刊稿件的同行评审伴随着学术出版业的迅速发展和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进程而逐步发展起来。本文概要地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同行评审的有效性以及同行评审专家的职能定位等问题的研究,分析和探讨了中国学术期刊同行评审实践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9.
国内高校图书馆网上咨询服务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郭晶 《图书馆杂志》2002,21(9):55-58
文章通过对几年高校图书馆开展网上咨询服务现状的调查与比较,指出了国内图书馆开展网上咨询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0.
日本的学校"运动会",作为传统竞技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鲜明的日本社会的时代特征,现行的学校运动会完全抛弃了奥林匹克式的比赛方式,更没有优胜劣汰的竞争,完全是面向全体学生,甚至面向家长和社区的居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运动乐趣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