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5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78篇
教育   1923篇
科学研究   197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12篇
综合类   137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21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482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641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use of R programing language for executing a sentiment analysis of tweets pertaining to library topics. This discussion is situated within the literature of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sciences, which is employing methods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making, and library administration, which has expressed great interest in social media engagement within its literature but has yet to adopt these types of analysis.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is a sample code with instructions on how users may execute it within R to retrieve and analyze tweets relevant to library services. Two examples created using the code (analysis of top librarians’ tweets and analysis of posts about major book publishers) a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code. The code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may be used by libraries to analyze tweets about their library and library-related topics, which, in turn, may inform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design.  相似文献   
82.
83.
数据治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驱动发现成为一种新的科学进步路线,产生了新的知识服务对象:愈加重视数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数据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公民科学家等。数据获取需要依靠国家的行政命令、资助机构的政策、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管理办法等。数据共享存在于不同学科,而且已具备了基础设施,诸如:数据中心、数据云、数据知识库与数据期刊、信息技术中心、数字资源中心等。数据重用需要公共部门、企业、公众、利益相关方在“尽可能地开放,尽责任地封闭”前提下,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在这里,数据馆员扮演重要角色。数据治理生态体系需要图书馆执行数据获取、数据共享、数据重用的政策。通过不断寻找和搜集最佳实践案例,图书馆可以支持数据治理。参考文献79。  相似文献   
84.
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大规模古籍文本可视化分析与挖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古籍开发与应用模式已难以适应人文学科研究的需要,人文学科研究者期待一个技术逻辑和人文逻辑相耦合的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出现。本文从古籍文献深层次开发与利用出发,利用新的信息技术与面向数字人文研究跨学科方法,以大规模中国古籍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数据研究理念,对古籍进行整理、标注、自动分词等处理,以词频分析统计为研究核心,采用数据降噪、基于窗口时间单位的统计分析计算、滑动窗口预测等分析与挖掘方法,采用大数据实时分析技术,实现了实时、在线、立体、可视化、定量分析字词的历史词频分布规律,创建了一个以语言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等人文学科研究为主的古籍实时统计分析平台,可辅助研究者在大量的古籍文献中发现新的模式、现象、趋势等,实现古籍开发与应用模式创新的初步尝试。图11。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85.
关于高校文献信息工作整体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信息工作整体化建设,是实现校内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根本途径,而只有转变观念,树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意识,建立学校的文献信息统一管理机构,实施科学的管理,建设一个以大学图书馆为主的包括大学图书馆之外的其它信息源在内的大学文献信息系统并实现计算机网络整体化管理,从而形成一个适应学校发展的、完整的、系统的校本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环境下校内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86.
本文主要从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探索研究领域的全民终身教育,管理主体的自主性,合作学习的互动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等方面,以促进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87.
刘娴 《出版科学》2016,24(2):72-74
以具有全国最大业务量的上海图书馆联合体累积的图书流通数据、读者个人数据、年度阅读数据、即时数据为例,论述如何利用这些从海量信息中提炼的数据,以给出版社的选题开发、信息推送、阅读推广、图书营销提供重要参考。文章最后探讨出版社在利用图书馆数据时需要突破的瓶颈。  相似文献   
88.
2012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创建精品开放课程,此课程开放以来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了建设的进步,但是在精品课程的开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89.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及其标准化内涵的基础上,根据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实际需求,分析科技资源开 放共享标准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标准体系的角度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构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标准体系 的基本框架,给出包括总体标准、元数据标准、分类编码标准、科技资源标识标准、科技资源管理标准、科技资源安 全标准等标准子体系的内涵。最后,从路径、环境、步骤和保障4 个方面提出标准体系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90.

Objective

The authors explored the feasibility and possible benefit of tablet-based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patients in clinic waiting areas.

Methods

We distributed eight tablets preloaded with diagnosis-relevant information in two clinic waiting areas. Patients were surveyed about satisfaction, usability, and effects on learning. Technical issues were resolved.

Results

Thirty-seven of forty patients completed the survey. On average, the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in all categories.

Conclusions

Placing tablet-based educational materials in clinic waiting areas is relatively easy to implement. Patients using tablets reported satisfaction across three domains: usability, education, and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