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教育   997篇
科学研究   44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6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综合指标层、评价指标层、考核指标层三个层次构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查阅相关的统计资料获取相应的指标值,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借助粗糙集中的知识分类思想和指标约简原理提取关键指标,并对其进行重要度的计算来确定权重,从而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进行实证评价。  相似文献   
72.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与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弘扬古丝路文明先进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生态文明,是协调丝路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的基础上,总结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提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跨国共建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土壤、植被等重要生态要素存在明显的地带性梯度变化规律,生态背景总体较为脆弱,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存在跨界传输的通道,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沿线地区人类活动将明显加剧,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将明显增强,部分地区脆弱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不容忽视,需要各国积极行动,共同构建丝路生态文明。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的整体性和跨国迁移性特征,应尽快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合作机制,在共同应对全球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协同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沙漠化和荒漠化治理技术联合创新,加强水资源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合作,共同应对长距离污染物传输问题等领域率先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73.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省能源消费需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呈刚性增长,资源环境压力仍将持续。节能工作必须改变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一条腿走路的方式,主动适应当前节能工作新变化,积极推进节能市场机制建设,把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建立起均衡持续推进节能工作的长效机制,才能确保实现节能目标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文围绕推行节能量交易进行了深入思考,明确了政府在节能量交易中的作用,提出了节能量分类交易、目标分配及核查的作用、工作重点及体会。  相似文献   
74.
《Research Policy》2022,51(9):104445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are most often defined as locally bounded networks of institutions and individuals that help entrepreneurs to identify and exploit market opportunities. However, a prerequisite of the ability to exploit an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s the existence of the opportunity to begin with.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approach to representing how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are embedded in a regional economy. The central methodological contribution of our paper is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related specialization, which we define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high interdependencies between specialized industries within a metropolitan region, relative to the national level of concentration. We find that related specialization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ntrepreneurial outcomes across U.S. metropolitan areas. We use related specialization to make a first attempt at representing the trophic structure of an economic ecosystem. In a biological ecosystem, the trophic structure refers to energy-transf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species. 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he analogy that, in an economic ecosystem, the trophic structure may be mapped in terms of the supply-cha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ustries within a region. We argue that these analytic tools can help policymakers more readily understand the opportunities that are imminently available to entrepreneurs in their local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75.
将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创新和经济产出两个阶段,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科技创新两阶段的效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随机Tobit模型分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总体上有所提升,但各省市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存在地区差异,整体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区域间差异随时间演进逐渐减少。②政府支持、人力资本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产出效率影响不显著;地区开放程度、产业现代化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不显著,地区开放程度对经济产出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现代化程度对经济产出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对经济产出效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6.
开展税制结构影响专利产出的实证研究。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直辖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门槛模型,探究直接税、间接税分别与长江经济带专利产出的关系,判别税制结构影响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的合理性。结果显示:现行税制结构不利于长江经济带专利产出水平的提升,直接税和间接税均与专利产出存在负向效应;税制结构对专利产出存在显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单一门槛效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间接税、直接税对专利产出的效应均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因此,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当继续深化结构性减税政策改革,降低纳税主体的税收负担;提高税收激励政策的普惠性、引导性和精准性;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建设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绿色经济效应,基于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数据,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DID方法研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试点城市实施创新型城市政策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绿色技术进步是主要原因;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政府干预增强是潜在影响渠道,政策效果在长江不同区位和不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上存在异质性;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在长江经济带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城市间对这一政策的学习借鉴能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78.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重点经济区,占据重要的地理区位,具有显著的经济战略价值。关中-天水经济区凭借区位和资源优势,创建了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业等为主的优势产业。如何处理好优势产业内部、优势产业间以及优势产业与区域外部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探索出一条适合经济区优势产业的协调发展模式道路,是关系到关中-天水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9.
王岁孝  操龙升 《科教文汇》2014,(35):117-118
本文分析研究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旅游规划构想,提出将三秦文化整理研究,翻译成英语并向中亚国家推荐,让更多中亚国家认识陕西,加强与陕西的交流合作。同时,总结了几点关于文化英译的策略,旨在提高三秦文化英译的质量,促进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80.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以少林、太极为代表的武术作为中原地域的特色文化,显示出巨大的产业经济价值。因此,从健全武术文化产业管理体制、资金投入、文化保护等方面,对发展河南省武术文化产业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