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452篇
科学研究   75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456篇
综合类   17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4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农民工作为当今中国社会一个特殊的阶层,游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对我国农村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如何解决好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单调、枯燥、乏味的问题,就显得很迫切、很必要。本文在论述社区体育独特文化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探讨社区体育对于改善和提高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独特作用,并就社区体育如何为农民工提供文化、健身和娱乐服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2.
略论德育寓于体育与健康教学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阐述了德育主要通过四个要素 -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进行以及如何加强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3.
Funding agencies in Canada are attempting to break down the organizational boundaries between disciplines to promot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foste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ocial sciences into the health research fiel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xtent to which biomedical and clinician scientists’ perceptions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operate as a cultural boundary to the inclusion of social scientists into this fiel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ultural boundaries may impede social scientists’ entry into the health research field through three modalities: (1) biomedical and clinician scientists’ unfavourable and ambivalent posture toward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 their opposition to a resource increas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3) clinician scientists procedural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social science.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merits and limitations of Tom Gieryn’s concept of boundary-work for studying social dynamics within the field of science.
Brian D. HodgesEmail:
  相似文献   
154.
对北京市海淀区五所中学中1987年9月至1988年8月出生的男生457和三所小学中1989年9月至1990年8月出生的女生450人拍摄了X射线骨龄片,并请专家按CHN法对每张骨龄片进行了判别,从中筛选出了男、女生早发育组、正常发育组、晚发育组每组30人,共计180人作为实验对象,在充分肯定青春期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研究,从而较深入的了解了青春期不同发育类型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规律及存在问题;在充分了解青春期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特征、身心发育规律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系统、有效的青春发育突增期不同发育类型学生健康促进模式;在对青春发育突增期不同发育类型学生发育中存在问题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套应首先解决的健康问题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55.
把“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不仅是世界体育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是极具人本主义色彩的教育理念“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健康促进策略”以行为干预理论为基础,突出体育教育应是学生“习得健康知识-建构健康信念-巩固健康行为-养成健康习惯”的教育过程为此,强调在体育教育中贯彻健康促进策略,引导学生形成受益一生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6.
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核心思想,这无疑将对改革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起到积极地作用。本文分析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确立“健康第一”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健康新概念,并对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发挥体育课程的健康功能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7.
为了解自然体育是如何成为人们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分析,得出健康的隐患包括环境恶化、营养过剩、运动量不合理3个方面,表明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分析了“自然体育”对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和价值,认为自然体育运动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揭示我国健身气功研究现状,呈现研究进展与热点,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铺垫。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法,以2004—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收录的356篇中国健身气功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图谱绘制与内容分析。结果:我国健身气功核心期刊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但发文总量较低,研究方法以量化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侧重于实验应用研究;研究机构合作少,核心机构主要由高校组成,跨学科合作不明显;研究作者中核心作者形成合作团体,其他作者呈离散分布,核心作者数量少且研究方向多样。研究热点呈现9个聚类,主要聚焦在健身气功的传播发展和历史文化的理论研究,以及健身气功对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改善作用的实验研究。研究内容的演变过程由生理改善到心理改善呈现单线式发展,心理健康成为研究前沿。结论:我国健身气功研究现状不容乐观。未来应加强跨学科合作,扩大研究广度;加强学科建设和高学历人才培养,增强研究深度;避免单线研究,注重研究内容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9.
本文通过对4525名广州市企事业职员及公务员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按年龄、性别分组,并以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状况和特点,为该群体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结果显示男性BMI在30-34岁及往后年龄段的平均值超过了24;男、女握力指标在45-49年龄段之后显著下降(P<0.01);男性的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和选择反应时不达标比例超过30%。广州市企事业职员及公务员群体主要存在上肢肌肉力量偏低、柔韧性较差、反应偏慢、BMI超标等问题。除常规体检外,建议定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不断提高健康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0.
体适能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对陕西师范大学体育专业19名研究生的体适能实践课进行实践测试、随机抽样、访谈调查,结果显示:体适能实践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科研论文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