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122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杏花村文学相关文学作品的作者虽然均为历代文士政客,但大多数是生活于民俗境界中的地方文人和地方官员,因此其文学特性表现出更多的民俗性。杏花村文学遗产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历代文学作品中杏花村文学意象的传承,二是历代文人对地理杏花村所在地的吟咏成果及相关民间传说。地理杏花村文学遗产集中在贵池杏花村一地,清代初年至民国初年,先后有两部村志记录了贵池杏花村丰富的文学史料。杏花村文学作品主题集中,来源复杂,作者众多。作品既有传统的诗文,也有流传于杏花村周边的民间传说。这些文学遗产的主要价值体现在文献、认识、传播、美学、民俗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2.
文章从武术文化发展存在的困境分析入手,认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的获得和中国武术博物馆的建立为当今武术文化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并提出武术遗产博物馆化保护的路径,探讨了中国武术博物馆在武术文化遗产保护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3.
追求休闲为主流的时代,太极拳习练者从以老年人为主发展到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太极拳习练场地从公园、社区活动中心为主到高端养生场所蓬勃发展,证明太极拳已成为休闲时代的必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休闲视域下对太极拳的现代价值进行重新定位与分析,探讨太极拳继承与发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相应发展策略,以期为太极拳在休闲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4.
Many deterioration processes are linked to unsuitable microclimatic condition in cultural buildings. One of the most diffused processes is soluble salts crystallization that can be accelerated in masonry structures within specific microclimatic values for different chemical compounds. In this paper, microclimate and efflorescence diffusion were monitored over a one-year period in the Crypt of the Cathedral of Lecce (South Italy). This allowed to relate the microclimate with the efflorescence variation over time. A three-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odel was then developed to detail the thermo-hygrometric parameters and airflow patterns responsible for salts crystallization and artworks deterioration. Two main conditions were reproduced; one to simulate the current microclimate, which simulations showed to be inadequate for conservation, and the other to search for a more appropriate solution. In both cases, summer and winter conditions were simulated and compared to find a microclimate able to ensure more suitable thermo-hygrometric intervals required by the constituting artworks materials. The results helped to suggest actions to improve maintenance of the Crypt.  相似文献   
25.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保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武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越来越多的传统武术项目进入其中,怎么对传统武术进行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保护要注意以人为本、活态传承,可以采用"物质化"的保护方式。对濒危项目优先保护,保护时要注意项目的整体性和原真性,要发挥传承人的自主性,做到保护和利用并举。  相似文献   
26.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数字时代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运作模式及实现策略.作为公共文化资源机构,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既符合档案馆的基本职责,又会促进档案馆馆藏结构的优化,并能拓宽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范围.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运作模式包括清晰准确的目标定位、层次分明的服务产品以及多...  相似文献   
27.
澜沧江中下游古茶树资源、价值及农业文化遗产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何露  闵庆文  袁正 《资源科学》2011,33(6):1060-1065
澜沧江中下游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古茶树资源丰富,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树龄最长的千年古茶园,保存大量古茶树和野生茶树。古茶树资源不仅具有生态价值,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茶叶的种质资源,还具有经济价值,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具有承继茶叶起源与茶文化发展的文化价值。但近50年来的人口增长、不合理采摘、过度开发,古茶树资源面积不断减小,亟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实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现有研究资料分析澜沧江中下游古茶树资源的现状,认为其具有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等多重价值。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古茶树资源具有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包括活态性、动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可持续性,符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标准,并可以作为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动态保护。  相似文献   
28.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闵庆文  张丹  何露  孙业红 《资源科学》2011,33(6):1018-1024
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农民们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一直在寻求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发端于20世纪初,以农业考古、农业历史、传统农业哲学及农业民俗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遗产研究,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奠定了基础。2005年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FAO列为首批GIAHS保护试点为标志的新时期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探索,正体现出多学科合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保护与发展协调的特征。本文从古籍整理与考古研究、概念与内涵研究、系统结构与作用机制研究、多功能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等角度介绍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性研究进展,从动态保护途径研究、法律与政策保障研究和保护与发展实践探索等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开展的工作与取得的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包括:进一步丰富研究内容,重视典型传统生态农业模式的机理性、定量化研究;从多学科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农业文化遗产;加快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的普查与价值挖掘工作;重视农业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及可持续利用;重视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业文化多样性两个方面的保护,在做好"两个保护"的前提下,促进地区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持;避免"原汁原味"的"冷冻式"保护和"大拆大建"的"破坏性"开发两种错误倾向;逐步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方参与机制,包括政府的主导作用,社区的积极参与,科技的有力支撑,企业的有效介入,媒体的跟踪宣传;使农业文化遗产地成为开展科学研究的平台,展示传统农业文明的窗口,生态-文化型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农业文化旅游的目的地。  相似文献   
29.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新管理思潮与方法,如何使非遗档案成为助力民族紧密团结与繁荣发展的"知识资本",是知识管理理论范式下非遗档案工作的重要使命。文章将知识管理与非遗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相结合,从知识管理的知识获取、知识组织与存储、知识创造与共享三个层面,探讨其在非遗档案领域的应用问题,为非遗档案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30.
文章选取香港新界北区的粉岭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客家文化社群在粉岭的历史沿革,分析以崇谦堂、联合墟、粉岭戏院为代表的农村社区是如何实现公众民主参与和文化资源共享的,并考察文化政策、文化组织、民间社团、科研机构合力传承和推广客家文化的现有成果。透过全球化与都市化背景之下农村传统文化社区的转型,客观评价客家文化保育的当代价值,即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用以抵抗全球化带来的单一化与平面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