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2081篇
科学研究   112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90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鉴于正义概念的宏大与复杂,确定平等原则为理解正义的理论坐标具有历史和理论逻辑上的合理性。不同历史时期的平等观着眼于不同的道德视角,在厘清此三个基本问题基础上的差异平等正义观改变了西方传统正义观的理想化状态和鸟托邦模式,具有道德理想上的合理性和社会实现的普遍方式及可能。  相似文献   
6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存在着诉讼理念落后于时代发展,启动事由和启动主体规定的过于宽泛等诸多问题。因此,直从更新司法理念,取消人民法院主动提起刑事再审程序的资格,合理界定启动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提高再审程序审理法院的级别,限制再审次数等方面加以完善,使之最大限度地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好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3.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滥用,反腐败必先反特权。建国以来,从提出防止“贵族阶层”,到反“既得利益集团”,再到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看出,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不断探索,反特权的认识在不断深化,领域在逐步拓展,路径日趋科学,人性愈益浓郁。  相似文献   
64.
外语学者刘正光关于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研究是语言学领域一项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学术成就,为认知语言学作出了很大贡献。语言非范畴化不只是语法化的非范畴化,而是范畴化理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一个过程,是一个知识类型以及知识概念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65.
晋商信仰多种多样,但主要以关公信仰为主。统治阶级大力宣扬、顺应民众的普遍信仰和提高商人社会地位的心理需求是晋商信仰的历史背景。晋商信仰产生了许多积极作用,促使晋商树立了共同的价值观,提高了晋商的社会形象,培养了晋商敬业自律的职业道德,给离家在外的晋商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作用,成功后的晋商得利忘义,经营风险提高,不能广纳社会贤才等。  相似文献   
66.
我国居民的教育差距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代际传递效应,要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就必须缩小教育差距。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经费分担机制不合理、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失衡、教育体制的缺陷都不同程度地导致了教育差距的扩大。要发挥教育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必须大力解决教育不公问题,加快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7.
黎宇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4):53-56,70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公正和谐是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实现社会公正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发展是公正和谐的基础,但发展并不自然形成公正和谐。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公正和谐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68.
以社会经济地位指数(SEI)作为衡量收益分配是否公平的一个替代性指标,利用课题组的调查数据将不同类型教育形式对收益分配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社会成员收益的两极分化情况较为严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调整我国现行的教育结构,即完善就业前培训制度,实行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加强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试点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69.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0.
可持续发展至少包含了永久发展、全面发展、共同发展和梯级发展四个层面的内涵.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以上四个内涵,从伦理学角度看应当贯彻三个基本伦理准则:代内公正、代际公正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代内公正要求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代价,当代人在发展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代际公正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人类与其他物种同生共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