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1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92篇
教育   5698篇
科学研究   845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348篇
综合类   373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5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593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659篇
  2010年   473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606篇
  2006年   554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图书馆用户关系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户是图书馆取之不尽的资源,图书馆应引进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对图书馆用户关系进行管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32.
创建学系组织并逐步形成现代学系制度,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大创新。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学系已成为美国大学标识教师身份的管理工具;到19世纪20年代,以弗吉尼亚和哈佛大学为代表的部分高校开启了学系组织化的初步探索;1890至1910年美国大学趋于普遍建立学系组织,学系的重要地位以及现代学系制度得以正式确立。学系在美国大学的诞生与发展是众多力量合流的结果,学系的诞生与发展延续了德国大学讲座制的专业主义精神与知识分化逻辑,为美国大学全面提升治理水平、办学质量与规模效益,为迎接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轴心时代的到来提供了组织架构与制度安排,产生了深远与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本文是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主要介绍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学者和教师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实践和方法。全文共九部分。第1~3部分介绍相关文献、科学基础和大学教学有效性双因素假设。第4~6部分介绍由科学研究、受生活与职业发展影响和由经验总结而产生的实践与方法。第7部分是SC方法论,讨论了"SC方法树"、"3650"框架和5个"方法论误区"。第8部分是关于SC改革的未来,介绍了颠覆性创新概念和两所创新性学校。文章特别强调了设计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核心作用。好的设计能把SC原则贯穿教学实践,能结合学生实际,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由于原文较长,故分为上下篇发表。上篇包括前四部分,下篇包括后五部分。  相似文献   
34.
中共十九大政治报告明确提出,要根据国情改革中国的社会组织,有效改善社会组织内部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效率,以及它们与国家和政府的关系,这给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的社会组织及其与国家、政府的关系提供了新思维。西方多元主义理论认为,作为整体的国家与社会组织之间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关系。然而,中国枢纽型社会组织与国家的互依联盟实践表明,国家和社会组织之间也可能是合作共赢关系。国家和枢纽型社会组织构筑互依联盟的内在动力在于,互依联盟有助于确保双方获得各自所需的资源。互依联盟的国家法团主义本质,具有以下优势:促进国家社会的良好合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提升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能力等。同时,互依联盟也存在以下不足: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政治化"和"行政化"倾向、抑制其他社会组织的成长以及发展方向的不确定等。因此,枢纽型社会组织应采取去行政化、社会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相互依存等改革措施,推进国家法团主义向社会法团主义转型。  相似文献   
35.
民国时期的中美图书馆交流史不仅是理解中国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缘起的重要议题,在回应图书馆领域史学研究的“双重困境”方面,也具有其特殊的价值。梳理民国时期中美图书馆交流史的相关文献和研究主题发现,本课题难点在于庞杂的线索、社群与诸多政治、经济因素的介入等。由此,本研究吸收“世界体系理论”“书籍交流圈”等跨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一个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组成的理论视角,并阐述这一理论视角如何转化为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提高学界对民国时期中美图书馆交流史研究的整体理解和把控能力。研究发现,“专业交往”到“文化外交”的视角渐变是民国时期中美图书馆交流的核心轴线,以此可以将这段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帮助我们把握不同时期的交往脉络、主要成就和基本特点。表1。参考文献73。  相似文献   
36.
美国主日学校图书馆是十九世纪基督教传教活动的一种辅助设施,以向儿童进行宗教和伦理教化为主要目的。作为公共图书馆兴起以前重要的图书馆形态,其定位、功能与作用值得系统深入的研究。主日学校图书馆的创设始于19世纪初期,1850年左右成为美国提供宗教文献和儿童读物的主要渠道,其广泛建立和发展一直持续到1880年,之后日渐式微。主日学校图书馆藏书重点由宗教文献向通俗童书过渡;分类编目处于草创阶段,较为粗略;读者服务规章严格,以闭架借阅为主;率先向儿童免费开放,是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基石;培养儿童阅读习惯,促进了美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突破阶级、种族和性别壁垒,促进了公共图书馆民主、平等与包容等服务理念的形成;遍布美国各地,奠定了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表1。参考文献38。  相似文献   
37.
A number of voices have emerged in U.S. political discourse questioning the legitimacy of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suggesting we are in a “post-American world.” Our research examines the effects that political messages that explicitly challenge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can have on U.S. public opinion. Drawing upon social identity theory, we find that explicit challenges to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significantly impact Americans’ views toward their own nation, their willingness to denigrate foreign publics, and their broader foreign policy preferences.  相似文献   
38.
This reflection essay describes the Central States Region as an area rich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González describes Mexican American migrant farmworker organizing as an intercultural activity since the union activists attempted to influence both Mexican heritage and European heritage audiences. González also describes the many interculturalists working in the Midwest who influenced his early research.  相似文献   
39.
This article examines race and racism in the popular cable horror-drama American Horror Story: Coven. Centered around a feud between a white witch coven and a black, voodoo group of witches, Coven overtly deals with the issue of racism, but presents racism as a phenomenon contained in the past; something that does not happen anymore. Using critical post-race theory and scholarship on colorblind racism, whiteness, as well as black feminist theory, I show that although the narrative of Coven explicitly decries racism, it simultaneously invests in colorblind racist narratives and dialogue. Whiteness is central in Coven, operating through discourse that ignores racial difference and contemporary forms of oppression and erasure. Coven uses graphic depictions of violence against black bodies, makes explicit connections between black sexuality and animals, and uses exotic and aggressive stereotypes of black women to tell its story. Thus, Coven’s narrative both condemns racism and relies on it.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the contemporaneous presentations of explicit anti-racist dialogue and racist imagery work to (re)place whiteness at the center of Coven, a TV show that purports to forward a message of equality and justice for those who are different.  相似文献   
40.
Relationship violence is a salient concern on college campuses today, and psychoeducational groups may be an appropriate prevention forma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study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the HEART (Help End Abusive Relationships Today) program, a series of group sessions designed to increase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relationship violence. Findings indicated significant changes for group participants postintervention. I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college counselo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