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69篇
教育   7625篇
科学研究   627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174篇
综合类   40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6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720篇
  2013年   707篇
  2012年   753篇
  2011年   880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604篇
  2008年   666篇
  2007年   795篇
  2006年   709篇
  2005年   609篇
  2004年   488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台湾文学研究前沿问题(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专辑集中讨论了台湾文学研究的一系列前沿问题:当前台湾文学的主流;“重写台湾文学史”;台湾文学的史料发掘的意义;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新空间的展开;“现代性”与台湾文学研究;分析台湾文论的后结构转型及其影响;提出从文本的语言形态进入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研究的理念。  相似文献   
92.
《奔流》作为“左翼学”中的名刊物,多年来因为政治因素而受到重视,其实,在政治表象之下有其独特的化意义:它是鲁迅独立思考“左翼学”的一个标志,鲁迅的化品格于此凸显。并因此而成为“左翼学”低声部叙述的代表。  相似文献   
93.
被称为“太阳鸟作家群”的云南儿童文学一直以自身的地域特色而引人注目。90年代后期以来,云南儿童文学在原有的基础上呈现出开放的视野和现代思考态势。而云南儿童文学在其自身可持续发展中倘要保持良好的势头,也客观地面临着对人才培养的期待。  相似文献   
94.
乡土文学的家园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哲学价值论角度来看 ,乡土是人类最初始情感与最深刻理性集合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是审视、衡量、规范物化现实的价值尺度或人文理念 ,是赖以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 ,因此 ,乡土文学在这一价值认识层面上表达了一种“回归”理想 ,企图以此实现某种调适或拯救  相似文献   
95.
“永嘉学派”是南宋重要的学术流派。“永嘉学派”的形成就是“永嘉文派”的形成。永嘉学者有重“文”的传统,这为“永嘉文派”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永嘉“好文近乎儒”的地域文化传统与南渡文风的流播孕育了“永嘉文派”。永嘉文人明确一致的文艺追求与文论主张使“永嘉文派”得以最终形成。“永嘉文派”的存在与文学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96.
在辩析对宋玉《对楚王问》和屈原《渔父》的争议的基础上,探讨了对问文学的定义及其论辩性,并对柳宗元的对问文学的继承和超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7.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对文学欣赏课的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在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中,一定要把握好文学的本质及文学欣赏课的特点;在进行文学欣赏的网络教学互动中,教师要充当导游角色,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8.
少年作家的创作实绩及其对中国文学的意义应该值得肯定,与此同时,其未来发展应该永葆童心,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99.
中国现代学以“悲剧美感”取代传统的“优美美感”的主导地位,因为悲剧美感有利于我们民族灵魂的改造。这种悲剧美感与西方现代悲剧美感相比,虽有相通之处,更有质的不同。这种悲剧美感的主要情感是“悲凉”,这是由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我们民族灵魂的变革都极其艰难造成的。除“悲凉”外,还有“悲壮”和“悲喜剧结合”也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0.
本文论述了盛唐边塞诗歌所具有的美学品格。从四个层面分析了崇高特征:在人生理想实现中的投笔从戎的慷慨、激越美;在边塞生活中雪原大漠的奇特、萧瑟美;在建功事业中的穿越异域的从容、悲壮美;在现实悲怆中思乡恋土的人性、豪迈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