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03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48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作为日本第一所大学,东京大学的创建对日本大学早期的制度探索和精神酿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东京大学在创建初期探索建立的治理机制、分科大学制度、讲座制、研究生院制度等成为日本大学制度的历史原点。这些具有本土化特色大学制度的成功建构,其背后蕴藏着的诸如追求卓越的品格、多元化大学职能观、嫁接与自主的文化发展逻辑等精神特质,影响了日本大学系统的历史发展,使得创办之初的东京大学成为日本大学精神的播火者。  相似文献   
32.
历史正剧《苏东坡》首播以来得到观众与专家的高度评价,将之定性为"悲剧"或许更为恰当。该剧力矫当下影视"回避悲剧"的误区,再现了伟人苏轼最具文化深度的悲剧"宿命":"情本"理想永远领先于现实,却又受制于现实。他要寻找当时社会的具体出路以及人生的根本出路,也就承担了双重的悲哀。中国文化有着最彻底的悲剧意识,那就是"人活着"一切都要靠自己建构并不断被追询。悲剧使人震撼甚至恐惧,同时却激发了人之为人的尊严与力量,该剧正是再现了传统士人那种毅然崛立的悲剧精神,以此激励当代社会。某种意义上讲,它堪称当代影视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3.
沂蒙精神,在本质上反映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政治关系和真挚情感,它具有价值导向功能、精神凝聚功能、意志激励功能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党必须切实扎根于社会之中,引领社会,服务群众,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相似文献   
34.
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沂蒙精神研究论文作为数据样本,从研究论文增长与分布、研究队伍以及热点词频这三个方面展开计量分析,探讨分析沂蒙精神自提出以来研究的发展脉络,并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5.
延安精神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领导各界群众进行民主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传承延安精神的核心在于对延安精神本质的把握。延安精神在当代存在着四大困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原有的延安精神内容体系进行时代性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36.
论高校武术文化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武术文化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很有必要,而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高校进行武术文化教学,对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7.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一方面发展态势良好,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资金不足等困难,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显得十分必要。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把艰苦奋斗精神落实到高职院校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38.
本文着重探讨在学校体育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可行性、意义及具体方法,还论述了在学校体育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与全面素质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3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历史文化学的视角对中西体育文化精神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中西体育文化是异质文化,中国大陆型体育文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西方海洋型体育文化追求的是“天人相异”的竞争精神。研究中西体育文化精神的差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中西体育文化内在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促进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体育文化得以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40.
对欧里庇得斯悲剧《美狄亚》中美狄亚"悍"之成因,评论界多停留在社会因素层面和伦理道德层面上。联系美狄亚所处的历史环境分析,其"悍"之成因有三:第一,与古希腊时期世俗人本精神的张扬有关;第二,与古希腊时期尚武的价值取向有关;第三,与作家推崇"酒神型"审美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