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9篇
教育   740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 毫秒
101.
语言怪圈社会镜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语言角度揭示文革悲剧的社会意义,记取历史教训,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文章从两个方面对“文革”言语作了简要论析:一是“文革”言语的成因及其基本特点:政治高压、舆论一律的催生儿,当前“统一”而又混乱的语言怪圈;二是“文革”言语是混乱的社会生活的镜像。  相似文献   
102.
新中国"十七年教育"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中国教育是一个大致连续的过程,文革前“十七年教育”体现了新中国教育的基本矛盾、冲突、价值和特质。其主要特征是:全面移植苏联模式,“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精英主义的教育价值,激烈冲突、震荡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的发展,已经极大地突破和改变了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就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的论述作了简要的分析归纳,认为路易十六改革、中央集权和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都促成了革命的爆发,而并不是人民生活的贫困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4.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对于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了持续的、不同程度的抵制和斗争,比较集中的有四次:1967年的“二月抗争”、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领导的批判极左思潮、1975年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以及1976年的“四五”运动。这四次抗争均有可能成为结束内乱的契机,但均未完成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使命。究其原因很多,我们试图对毛泽东主观方面的原因和历史的客观原因,及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体制方面的原因作粗浅分析,科学地总结了“四次抗争”的经验教训。这必将有助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有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小康社会等伟大事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5.
富裕中农是属于中农而与富农密切相关的一个阶层,富裕中农的理论是对农村各阶级更细致、更深入的划分和研究的成果。对富裕中农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成熟的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可以发现富裕中农的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典范。  相似文献   
106.
革命派对于民主问题的理解显得较为简单,他们在论战中更多地关注“排满”,将政治制度的民主化视作“排满”的必然结果,因而对民主问题准备不足。立宪派对于民主问题及民族革命与政治革新之间关系的认识上虽然也不尽完整,但关注国民素质在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又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尽管双方在论战中多有差异,但对于以政治制度民主化为核心的现代化的强烈诉求又在深层次上显示出了较大的同一性。两派的政治理想在某种程度上都没有能得到实现,说明胜利并非革命派所独有,而失败也并非只属于立宪派。  相似文献   
107.
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帮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帮会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海辛亥革命的结局,上海辛亥革命的历程表明帮会具有巨大的活动能量,同时又难为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所驾驭。  相似文献   
108.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行业极具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文章介绍大数据的一些基本概念及特点,从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出版形态、编辑工作流程以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等方面,探讨大数据对科技期刊的影响以及所引发的科技期刊行业的变革,并对此提出相关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09.
从颜色革命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入手,分析其对俄罗斯造成的影响与后果。探讨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搞颜色革命的动机与手段,认为颜色革命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有力武器。美国将可能利用颜色革命来推行全球霸权战略,这将对中国的国家利益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将给中国西部边疆的安全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110.
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的错误实质不是"投降主义"、"机会主义"。从其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所犯错误与共产国际的关系看,从词义上看,从其错误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次"左"倾错误定性的比较看,表述为"右倾退让错误"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