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77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2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戴震是我国18世纪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巨擘,被后世诸多学者奉为中国启蒙先驱。戴震出生地徽州,18世纪以商贾兴盛、儒风帜盛、宗法礼制完备著称于世,有东南邹鲁之称的美誉。戴震思想重知的特色,与徽州地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图在学术观念史和徽州区域文化的双向中来展开对戴震重知思想形成的深层区域社会背景的探究。  相似文献   
22.
以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幸娟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力学测试法等方法对其运动技术特征进行研究,发现郑幸娟在一定高度下比赛心理控制能力不足,技术变形大;助跑中助跑弧度小、身体内倾不够、肩轴扭转过大;起跳中起跳着地内倾小、水平速度损失大、旋转动量小.通过这些分析,建议适当增大助跑弧度,加大身体内倾,增大起跳水平速度,提高过杆放腿意识.  相似文献   
23.
郑幸娟是我国优秀的女子跳高运动员之一,她的水平、技术风格代表着我国女子跳高的最高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三维解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郑幸娟不同高度的技术进行三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郑幸娟在最后两步的步长相对合理,而最后两步的速度有些慢,造成了助跑的节奏放慢。起跳时间相对来说有些长,在1.92m的高度时的起跳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较快,而1.95m时相对来说有些慢。郑幸娟在1.92m和1.95m时的起跳时重心高度与重心最高高度接近世界水平的运动员,但是在这两个高度的膝关节、髋关节相对来说比较大。  相似文献   
24.
从古筝的起源和古今筝曲的区别来看,传统筝曲的审美价值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即以平淡表现淳厚,以简单演绎深刻;以个性的技法体现共性的审美原则。传统筝曲无论流派、内容,也无论表现技法,其审美价值的核心一是融合,二是和谐。传统筝曲中表现的主题不论是江河的浩淼、秋色的高爽,还是云天的空阔、群鸦的飞跃,都在于表现人心中的怡然、和悦、从容和适意。  相似文献   
25.
被朱元璋旌表为“江南第一家”的浦江郑氏家族,因其系统的治家思想和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而被世人熟知。《郑氏规范》所体现的家庭管理思想,包括精细的家庭分工、勤俭持家的家庭理财思想、睦邻济贫的济世情怀以及为家族长远发展考虑的忧患意识等,对古代家庭管理思想研究,乃至今天的家庭管理、人际交往、居家理财、为人处世等,及扩展至社会和谐气氛的构建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石君宝擅长加工改编前代作品,在人云亦云的故事中塑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形象,如《秋胡戏妻》中劝分不劝合的媒婆,《曲江池》中不认父的郑元和。人物性格的创新为剧情的顺畅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使人物性格达到内部统一。他的戏曲真实展现了元代的社会价值观念,记录了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冲突、融合。  相似文献   
27.
译者在翻译自己的作品时,会考虑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更会在翻译过程中顺应自身需要和交际需要。以《桂花蒸·阿小悲秋》的英译为例,从语言顺应论角度分析张爱玲的自译行为:张爱玲在自译过程中考虑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以及目标语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接受习惯等,采取删减与改写等翻译策略,同时意译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语,从而使译文顺应目标语读者的需要,顺应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以及交际语境,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郑道昭是北魏著名政治家、诗人、书法家。我国"魏碑体"鼻祖,被称为"书法北圣"。试对郑道昭的主要事迹进行较为翔实地记述和探讨,希望对其深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以实证研究方法梳理郑君里作为演员、导演、理论家的三位一体的复合形象的意义与价值,论述了郑君里在百年中国电影历史与文化流变中的创作活动、思想轨迹和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30.
黄承基 《科教文汇》2012,(7):71-71,99
郑愁予早期的诗作婉约、飘逸,语言典雅,鲜丽,随着岁月的磨砺,他的诗作日趋平稳、深邃、大气,这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的炼狱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