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614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39篇
信息传播   1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就《红楼梦》中“宝玉”名字的意蕴,作不同意前人作出的解释,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宝”字含有“功用价值高”的含义,此字揭示了宝玉对于贾家的重要意义,也指出了宝玉被利用、被牺牲的悲剧命运,而“玉”字则评价了宝玉的人品,“玉”在中国传统化中,多用来比喻君子的道德。“玉”永远无法成为世俗人眼中的“宝贝”,这就预示了宝玉最后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92.
试析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权利,分别由不同的法律调整,但两权却时常发生法律冲突,如何看待和合理解决两权的冲突,是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希望对此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3.
在罗素那里,专名的意义就是其所指。但关于所指的对象是什么,罗素的观点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反过来又使得罗素对专名范围的划定越来越小,以至于最后从理论上取消了专名存在的必要性。在这变化的现象背后,是他的亲知原则在起作用。在早期,罗素从亲知原则出发,制定了一个符号成为专名的标准;在中期把“这”和“那”看成真正的专名,以及在后期认为可以用一束性质的名称来代替专名,则是对亲知原则的进一步贯彻。亲知原则始终是罗素意义理论乃至其整个认识论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4.
专名问题及指称问题是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弗雷格对专名的理解相当宽泛,并认为专名通过他所谓的涵义(sense)间接地与实在相联系。而罗素与其意见相左,严格区分了专名和摹状词这两种符号,并提出了逻辑专名和普通专名在指称功能上的不同,断言一切真正的专名(即逻辑专名)都直接地进行指称。摹状词则不是直接指示某一个体,只有在其他符号的上下文中才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95.
南明著名的爱国使臣左懋第宁死不辱使命,于顺治二年(1645 年)被清廷杀害,壮烈殉国,成为一位堪与南宋文天祥比肩的民族英雄。可是关于左懋第史事的一些文献记载多有讹误。有必要依据有关行状、墓志及其他有关文献资料,对关于左懋第史事的一些错误记载进行纠谬辨正。  相似文献   
96.
景点(区)名称属于地点名称,但其作用与一般地名(行政区划名)并不完全相同。它不仅表示一一对应的地点存在,而且还蕴含了一定的历史、人文信息。在对景点名称翻译时,人们一方面应遵循“音译为主,适当意译,照顾通译”的地名翻译原则,另一方面更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以达到人们通过旅游进行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命名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字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为一个东西取名,同时可以让别人在某一次活动中用名字来称呼该物。取名并在人类活动中使用它,这个过程产生的不是人们对该物的认识结果,而是产生该物的命名存在状态。某物就被这样一种名字贯穿始终,并分出层次。  相似文献   
98.
受瑶传道教的影响,云南瑶族姓氏中只有亚姓起着祖先祭祀的作用,而姓名中最重要的戒名的有无,直接关系到人死后能否在来世取得家先的资格和在仙界获得一定的地位。瑶传道教是瑶族支系蓝靛瑶、过山瑶和茶山瑶的宗教信仰,是道教信仰传人瑶族社会后与其固有的原始宗教因素融合而形成的。云南瑶族主要由蓝靛瑶和过山瑶组成,瑶传道教信仰深入到了其社会文化体系的各个方面,姓名中的瑶传道教因素即为其例。  相似文献   
99.
《白鹿原》题名含有多侧面、多层次的文化意蕴。神奇的白鹿象征一些人物与理念、象征吉祥如意、美好理想。题名也构成书中白鹿两姓人物的关系。白鹿原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的环境。这里厚重的土地承载着儒家文化精神和关学哲学思想。地名的白鹿原又积淀了丰富的舆地文化,典籍多有记载。此地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有优美的风俗文化。此小说题名有丰富的深沉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敦煌歌辞是魏晋六朝以迄隋唐五代乐舞流行的产物,也是唐代歌辞的一部分。而敦煌佛教歌辞在敦煌歌辞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可以说是敦煌歌辞的主体。由于佛教在对广大民众的教化过程中十分注重声乐的作用,佛教与歌辞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敦煌佛教歌辞的调名较多地采用民间乐调,形式多为长篇联章,内容重视铺叙,并表现出较强的音乐性。从敦煌佛教歌辞对民间流行的俗曲乐调的大量应用来看,唐代佛教教化的对象重在民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